过石梁河

曲折河流绕,人烟聚四围。
岸蝉秋更急,江鸟雨还飞。
地僻兵戈阻,年荒豆谷稀。
客程知渐远,何日故乡归。

诗人:黄先瑜

黄先瑜,字韫之,合肥人,咸丰壬子进士,选庶常,以功官至礼部主事,著《覆瓿集》。...
复制作者 黄先瑜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土部 · 犬尿泥

形式:

主治 主治妊娠伤寒,令子不落,涂腹上,干即易。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土部 · 犬尿泥》

本草纲目 · 金部 · 密陀僧

形式:

释名 亦名没多僧、炉底。 气味咸、辛、平、有小毒。 主治 痰结胸中不散。用密陀僧一两,加醋和水各一碗,煎干,研为末。每服取末二钱,以酒和水各一小碗,煎成一碗,趁热服下。以吐出痰涎为好。 消渴饮水。用密陀僧二两,研末,在开水中浸过,取出,加一点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服时用浓蚕茧盐汤、或茄根汤、或酒送下都行。第一天吃五丸,以后每天增加九丸,直到一次吃到三十丸为止,不可多服,五、六次后,如见水恶心,即可停药。恶心时可吃点干食压一下。 赤白下痢。用密陀僧三两,烧成黄色,取出研细,每服一钱,醋茶送下,一天吃三次。 痔瘘。用铜青、密陀僧各一钱,麝香少许,共研细,以口水调和涂患处。 婴儿泡疮(遍身象鱼鳔,又象水晶,破则流水,疮又再生)。用密陀僧研末洒敷,内服苏合香丸。 惊气失音。用密陀要一茶匙,茶调服,即愈。 腋下狐臭。先洗净腋下,油调密陀僧末涂上。另用一钱密陀僧末放入热蒸饼中,夹在腋下。 口臭。用密陀僧末一钱,醋调漱口。 口疮。用煅过的密陀僧,研末,敷疮上。 鼻内生疮。用密陀僧、香白芷,等分研末,蜡烛油调涂患处。 一切黑瘢。用密陀僧二两,研细,人乳调搽。夜间搽药,白天洗去。 夏月汗斑如疹。用密陀僧八钱、雄黄四钱,共研细。先以姜片擦皮肤发热,再用此姜片蘸药粉擦汗斑。次日斑疹焦枯。 骨疽(一名“多骨疮”,疮内不时露出细骨)。用密陀僧末加桐油调匀,摊贴患处。 臁疮。用密陀僧末加香油调成膏,摊在油纸上反复贴患处。 附方 密陀僧和铅丹,功用大致相似:坠痰、定惊、拔毒,是主要的。膏药中常用密陀僧代替铅丹。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金部 · 密陀僧》

本草纲目 · 水部 · 冬霜

形式:

释名 取霜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饮冬霜可解酒热,凡酒后面热耳赤者,饮之立消。伤寒鼻塞,饮冬霜亦可通鼻。 附方 暑天长痱子及腋下红肿,用冬霜和蚌粉涂敷,有效。寒热疟疾,可秋后霜或冬霜一崐钱半,热酒送下,亦见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水部 · 冬霜 》

本草纲目 · 水部 · 醴泉

形式:

释名 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心腹痛,疰忤(即鬼疰,见“半天河”条下),消渴,反胃,霍乱等。治病以新汲水为好。《瑞应图》说:常饮醴泉,令人长寿。《东观记》说:常饮醴泉,可除痼疾(久病)。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水部 · 醴泉》

本草纲目 · 水部 · 车辙中水

形式:

释名 辙,乃车行迹也。 气味 甘、平、寒、无毒。 主治 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 考释 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辙,乃车行迹也。”又曰:“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车辙,是指车轮压出的痕迹。由此可见,车辙中水就是车轮在泥土地上压出凹陷痕迹中的积水,治病宜在农历五月五日取之用。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水部 · 车辙中水》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