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调

本草纲目 · 鳞部 · 曲贼鱼

释名 墨鱼、缆鱼,干者名鲞。骨名海螵蛸。 气味 肉:酸、平、无毒。骨:咸、微温、无毒辣 主治 肉:益气强国志;益人,通月经。 骨: 赤白目翳(伤寒之后热毒攻眼所致)。用乌贼骨一两,去皮,研为末,加龙脑少许点眼。一天三次。又方,用乌贼骨、五灵脂,等分为还想,把熟猪肝切成片,蘸药末吃。一天吃二次。 夜盲。用乌贼骨半斤,研为末,化黄蜡三两,调末捏成铜钱大的饼子。每次取一饼,夹入切开的二现金猪肝中,扎定,加淘米水半确定煮熟吃下 疳眼流泪。用乌贼骨、牡蛎,等分为还想,加糊做成丸了,如皂角子大。每次用一丸同猪肝一具,以淘米水煮熟吃。 耳底出脓。用乌贼骨半钱、麝香二分,共研为末,吹入耳中。 小儿脐高分子。用乌贼骨、胭脂为末,油调敷搽。 疔疮恶肿。先刺出血。用乌贼骨研末敷上,疔即出头。 小儿痰。用我年的乌贼骨末,米汤送服一钱。 小便血淋。用乌贼骨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又方;用乌贼骨、生地黄赤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我,柏叶、四前汤送下。 突然吐血。用乌贼骨末,米汤送服二钱。 跌破出血。用乌贼骨研末敷上。 有囊湿痒。用乌贼骨、蒲黄研末扑敷。 附方 乌贼并非无鳞鱼,应属软本动物中的头足类。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鳞部 · 曲贼鱼》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鳞部 · 曲贼鱼》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旋复花

释名 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气味 (花)咸、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卧时以茶汤送下五至十丸。 小儿眉癣(小儿眉毛眼睫,因生过癣后不能复生)。用旋复花、赤箭(即天麻苗)、防风,等分为末,洗净患处,以油调涂。 耳后生疮(月蚀疮)。用旋复花烧过研细。以羊油调涂患。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旋复花》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旋复花》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藿香

释名 兜娄婆香。 气味 (枝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 霍乱吐泻用藿香叶、陈皮各半两,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暑天吐泻。用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共研为末。每服一、二钱,淘米水调服。 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用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加一点盐,以开水调下。 口臭。用藿香洗净,煎汤,随进嗽口。 烂疮。用藿香中、细茶等分,烧灰,油调涂叶片贴疮上。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藿香》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藿香》
类型:

本草纲目 · 金部 · 密陀僧

释名 亦名没多僧、炉底。 气味咸、辛、平、有小毒。 主治 痰结胸中不散。用密陀僧一两,加醋和水各一碗,煎干,研为末。每服取末二钱,以酒和水各一小碗,煎成一碗,趁热服下。以吐出痰涎为好。 消渴饮水。用密陀僧二两,研末,在开水中浸过,取出,加一点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服时用浓蚕茧盐汤、或茄根汤、或酒送下都行。第一天吃五丸,以后每天增加九丸,直到一次吃到三十丸为止,不可多服,五、六次后,如见水恶心,即可停药。恶心时可吃点干食压一下。 赤白下痢。用密陀僧三两,烧成黄色,取出研细,每服一钱,醋茶送下,一天吃三次。 痔瘘。用铜青、密陀僧各一钱,麝香少许,共研细,以口水调和涂患处。 婴儿泡疮(遍身象鱼鳔,又象水晶,破则流水,疮又再生)。用密陀僧研末洒敷,内服苏合香丸。 惊气失音。用密陀要一茶匙,茶调服,即愈。 腋下狐臭。先洗净腋下,油调密陀僧末涂上。另用一钱密陀僧末放入热蒸饼中,夹在腋下。 口臭。用密陀僧末一钱,醋调漱口。 口疮。用煅过的密陀僧,研末,敷疮上。 鼻内生疮。用密陀僧、香白芷,等分研末,蜡烛油调涂患处。 一切黑瘢。用密陀僧二两,研细,人乳调搽。夜间搽药,白天洗去。 夏月汗斑如疹。用密陀僧八钱、雄黄四钱,共研细。先以姜片擦皮肤发热,再用此姜片蘸药粉擦汗斑。次日斑疹焦枯。 骨疽(一名“多骨疮”,疮内不时露出细骨)。用密陀僧末加桐油调匀,摊贴患处。 臁疮。用密陀僧末加香油调成膏,摊在油纸上反复贴患处。 附方 密陀僧和铅丹,功用大致相似:坠痰、定惊、拔毒,是主要的。膏药中常用密陀僧代替铅丹。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密陀僧》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密陀僧》
类型:

本草纲目 · 禽部 · 鹜

释名 名鸭、舒凫、家凫、末匹。 气味 鹜肪(即鸭油,炼过再用):甘、大寒、无毒。 肉:甘、冷、微毒。 主治 鹜肪:气虚、寒热、水肿。瘰疬出水,可用鸭油调半夏末敷涂。 肉: 久虚发热,吐痰咳血。用黑嘴白鸭一只,取血。加温酒饮适量。另将此鸭去毛,破腹去肠,拭净,放入大枣肉二升,参苓平胃散一升,扎定,半装沙锅中以炭火慢煨。取陈酒一瓶,分三次倒入锅内。待酒干后,食鸭及枣。此主名“白凤膏”,常吃,病好渐愈。 大腹不病(小便短少)。用青头雄鸭煮汁饮,厚盖被,令汗出。又方:用白鸭一只,治净,以豉半升,同姜、椒放鸭腹中,缝定后蒸熟吃下。头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禽部 · 鹜》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禽部 · 鹜》
类型:

本草纲目 · 菜部 · 蕨

气味 (萁、根)甘、寒、滑、无毒。 主治 去暴热,利水道。用根烧灰油调,可治蛇虫伤。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菜部 · 蕨》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菜部 · 蕨》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