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方

本草纲目 · 石部 · 玉

释名 亦称玉屑。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止烦躁,宜与金,银,麦门冬等同煎服,有益。 附方 小儿惊啼;白玉二钱半,寒水石半两,为末,水调涂心下。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则自灭。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玉》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玉》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石脑油

释名 亦名石油、石漆、猛火油、雄黄油、硫磺油。 气味 辛、苦、有毒。 主治 小儿惊热、疮癣虫癞等。 附方 石脑油就是现在所说的石油原油,虽为古代烧炼家所重视,但后世很少用以入药。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石脑油》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石脑油》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雷丸

释名 雷实、雷矢、竹苓。 气味 苦、寒、有小毒辣。 主治 下寸白虫(绦虫)。和雷丸,水浸,去皮,切细,焙为末。五更时,吃炙肉少许,随即以稀粥送服药末一匙,上半月服药,效果轻好。 小儿出汗,有热。用雷丸四两,研为末,加粉半斤,拌匀扑身上。 附方 雷丸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对于驱杀绦虫,疗效很好。现在说用劲治蛔虫病和钩虫病。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雷丸》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雷丸》
类型:

本草纲目 · 土部 · 千步峰

附方 此人家行步地上高起土也,乃人往来鞋履沾积而成者。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土部 · 千步峰》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土部 · 千步峰》
类型:

本草纲目 · 谷部 · 玉蜀黍

释名 玉高粱。 气味 (米)甘、平、无毒。 主治 (玉蜀黍米)调中开味,(根、叶)治沙淋。 附方 玉蜀黍,理在亦通称“玉米”,其花柱及柱头称为玉米须近年临床上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症。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谷部 · 玉蜀黍》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谷部 · 玉蜀黍》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楸

气味 苦、小寒、无毒。 主治 兼疮。取楸枝煎水洗。 白癜风。用楸白皮五斤,加水五斗,煎成五升,去渣,再煎浓如膏,涂搽患处。一天三次。 上气咳嗽,腹胀人瘦。用楸叶三斗,水斗,同煮开多次,去渣,再煎浓成膏,最后团成丸,纳入肛门中。 一切毒肿(不问软硬)。用楸叶一叠,敷肿上,包扎好。一天换三次。冬天则取干叶盐水浸软用,或取根皮捣烂敷上。楸叶止痛、消肿、化脓血,胜于他药。 头痒生疮。用楸叶捣汁涂搽。 附方 苦、小寒、无毒。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楸》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楸》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杜仲

释名 思仲、思仙、木棉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肾虚腰痛。用杜仲去皮,炙黄,取一大斤,分作十剂。每夜用一剂,在水一升中浸至五更,煎成三分之二,去渣留汁,放入羊肾三、四片,煮开几次,加上椒盐作羹,空心一次服下。此方中再加薤白工茎,或五味子半斤亦可。 风冷伤肾,腰背虚痛。用杜仲一斤,切细,炒过,放酒二程式中浸十日。每日服三合。又方:用杜仲研为末,每日清晨以温酒送服二钱。 病后虚汗及日中流汗。用杜仲、牡蛎,等分为末,卧时以水送服五小匙。不止,再服。 产后诸疾及胎体不安。有杜仲去皮,瓦上焙干,捣为末,煮枣肉调末为丸,如弹子在。每服一丸,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附方 杜仲的功有得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其特长是治肾虚腰痛。近时临床上认为本品还有降血压的作用。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杜仲》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杜仲》
类型:

本草纲目·草部·紫草

释名 紫丹、紫夭、此戾、藐、地血、鸦衔草。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婴童疹痘(将出未出、色赤便闭者可用本方,如痘已出而红活、大便利者则忌用)。用紫草二两,锉碎,泡在百沸汤一碗中,盖严勿使漏气。汤温后,服半合。改用煎服亦可。 痈疽便闭。用紫草、栝楼子等分,水煎服。 小便淋。用紫草一两,用成散剂,每服二钱,饭前服。井华水送下。 产后淋沥不净。治法同上。 恶虫咬伤。用紫草煎油涂搽。 附方 紫草的主要功能是:并凉血、和血,解毒、滑肠。近据报道,本品对绒毛膜上皮癌有抑制作用。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紫草》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紫草》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汤瓶内硷

集解 此煎汤瓶内澄结成水硷,如细砂者也。 附方 消渴引饮。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汤瓶内硷》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汤瓶内硷》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菊

释名 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金蕊、阴成、周盈。 气味 (花)苦、平、无毒。 主治 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茶调下。 膝风痛。用菊花、陈艾叶作护膝。 病后生翳。用白菊花、蝉蜕,等分为末,每用二、三钱,加蜜少许,水煎服。 妇女阴肿。用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后洗。 眼目昏花。用甘菊花一斤、红椒(去目)六两,共研为末。加淅地黄汁和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睡时茶送下。 附方 菊花的功用清热解毒,平肝明目。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菊》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菊》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