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肃介绍和王肃诗词大全

王肃

王肃,王肃字子雍。东海郡郯县 (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南) 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经学家,司徒王朗之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 王肃出身东海王氏,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后升任散骑常侍,又兼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屡次对时政提出建议。后历任广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职。曹芳被废时,他以迎接曹髦继位。又帮助司马师平定毌丘俭之乱,再迁中领军,加散骑常侍。甘露元年(256年),王肃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卫将军,谥号景侯。唐代时作为二十二先贤配享孔子。宋真宗时追赠司空。 王肃师从大儒宋忠,曾遍注群经,对今、古文经意加以综合。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借鉴《礼记》、《左传》、《国语》等,编撰《孔子家语》等以宣扬道德价值,将其精神理念纳入官学,其所注经学在魏晋时期被称作“王学”。 王肃不仅在经典的注释上与郑学针锋相对,并取得官方学术地位。同时,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思想观点,也为他的思想确立理论根据,他借“圣人”孔子及其子孙之口,伪造《孔丛子》、《圣证论》。这些言论虽然大多出自前人之书,看似抄录,却有不少改动,有许多他自己的话。他用圣人的话来立论,是儒家经典地位尊崇形式下的一种手段;是借圣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 他在《孔子家语》及《孔丛子》中,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论述治国思想、方法,以及用人等重大问题。而在尊崇孔子儒学的名义下,把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包含进去,成为新时代新思想的融合体,这也是王肃在学术上压倒郑玄,能够列于学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反映出经学向玄学过渡的时代思想特色。 王肃除了注释经典,伪造《孔丛子》之外,他在政治生涯中,还针对时事,频频向统治者建议,又表现出儒家入世的积极态度。王肃的学术活动不仅使人们怀疑郑玄经学的权威性,更影响了王弼、何晏等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为维护传统的儒家学说,把道家的天道观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融合到儒家中来,反映出汉魏之际的儒学向道家学说靠拢,可以说是学术风气转变的先导。 《隋书·经籍志》著录王肃作品二十余种,一百九十余卷,皆佚。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其佚作有:《周易王氏注》、《礼记王氏注》、《尚书王氏注》各二卷,《周易王氏音》、《毛诗义驳》、《毛诗奏事》、《毛诗问难》、《丧服经传王氏注》、《王氏丧服要记》、《春秋左传王氏注》、《论语王氏义说》、《孝经王氏解》、《圣证论》、《王子正论》各一卷,《毛诗王氏注》四卷,共计十五种二十一卷。此外,还有《孔子家语》,其注本今传。还有议论朝廷的典制、郊祀、宗庙、轻重等的作品共百馀篇。在汉张霸所伪造的百两《尚书》亡佚后又伪造了今本《伪古文尚书》。 另《全三国文》也记载王肃曾为《书》、《诗》、《论语》、《三礼》、《左氏春秋传》作注解,还撰定其父王朗所作的《易传》,在官方都得到推行。还有《圣证论》十二卷,《政论》十卷,文集五卷。 《全三国文》还收录有《格虎赋》、《请为大司马曹真临吊表》、《奉诏为瑞表》、《论秘书丞郎表》、《秘书不应属少府表》、《表》、《贺瑞应表》、《谏征蜀疏》、《陈政本疏》、《请山阳公称皇配谥疏》、《上疏请恤役平刑》、《祭议》、《又奏》、《议祀圆丘方泽宜宫县乐八佾舞》、《又议》、《郊庙乐舞议》、《告瑞祀天宜以地配议》、《祀社议》、《祀五郊六宗及厉殃议》、《已迁主讳议》、《诸王国相宜为国王服斩衰议》、《王侯在丧袭爵议》、《吊陈群母议》、《腊议》、《答尚书难》、《答刘氏弟子问》、《答尚书访》、《答武竺访》、《广平太守下教问张臻家》、《与广陵太守书》、《孔子家语解序》、《宗庙颂》、《贺正仪》、《纳徵辞》、《家诫》。 ▶ 16篇诗文

诗人介绍

王肃字子雍。东海郡郯县 (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南) 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经学家,司徒王朗之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 王肃出身东海王氏,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后升任散骑常侍,又兼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屡次对时政提出建议。后历任广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职。曹芳被废时,他以迎接曹髦继位。又帮助司马师平定毌丘俭之乱,再迁中领军,加散骑常侍。甘露元年(256年),王肃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卫将军,谥号景侯。唐代时作为二十二先贤配享孔子。宋真宗时追赠司空。 王肃师从大儒宋忠,曾遍注群经,对今、古文经意加以综合。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借鉴《礼记》、《左传》、《国语》等,编撰《孔子家语》等以宣扬道德价值,将其精神理念纳入官学,其所注经学在魏晋时期被称作“王学”。 王肃不仅在经典的注释上与郑学针锋相对,并取得官方学术地位。同时,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思想观点,也为他的思想确立理论根据,他借“圣人”孔子及其子孙之口,伪造《孔丛子》、《圣证论》。这些言论虽然大多出自前人之书,看似抄录,却有不少改动,有许多他自己的话。他用圣人的话来立论,是儒家经典地位尊崇形式下的一种手段;是借圣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 他在《孔子家语》及《孔丛子》中,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论述治国思想、方法,以及用人等重大问题。而在尊崇孔子儒学的名义下,把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包含进去,成为新时代新思想的融合体,这也是王肃在学术上压倒郑玄,能够列于学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反映出经学向玄学过渡的时代思想特色。 王肃除了注释经典,伪造《孔丛子》之外,他在政治生涯中,还针对时事,频频向统治者建议,又表现出儒家入世的积极态度。王肃的学术活动不仅使人们怀疑郑玄经学的权威性,更影响了王弼、何晏等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为维护传统的儒家学说,把道家的天道观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融合到儒家中来,反映出汉魏之际的儒学向道家学说靠拢,可以说是学术风气转变的先导。 《隋书·经籍志》著录王肃作品二十余种,一百九十余卷,皆佚。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其佚作有:《周易王氏注》、《礼记王氏注》、《尚书王氏注》各二卷,《周易王氏音》、《毛诗义驳》、《毛诗奏事》、《毛诗问难》、《丧服经传王氏注》、《王氏丧服要记》、《春秋左传王氏注》、《论语王氏义说》、《孝经王氏解》、《圣证论》、《王子正论》各一卷,《毛诗王氏注》四卷,共计十五种二十一卷。此外,还有《孔子家语》,其注本今传。还有议论朝廷的典制、郊祀、宗庙、轻重等的作品共百馀篇。在汉张霸所伪造的百两《尚书》亡佚后又伪造了今本《伪古文尚书》。 另《全三国文》也记载王肃曾为《书》、《诗》、《论语》、《三礼》、《左氏春秋传》作注解,还撰定其父王朗所作的《易传》,在官方都得到推行。还有《圣证论》十二卷,《政论》十卷,文集五卷。 《全三国文》还收录有《格虎赋》、《请为大司马曹真临吊表》、《奉诏为瑞表》、《论秘书丞郎表》、《秘书不应属少府表》、《表》、《贺瑞应表》、《谏征蜀疏》、《陈政本疏》、《请山阳公称皇配谥疏》、《上疏请恤役平刑》、《祭议》、《又奏》、《议祀圆丘方泽宜宫县乐八佾舞》、《又议》、《郊庙乐舞议》、《告瑞祀天宜以地配议》、《祀社议》、《祀五郊六宗及厉殃议》、《已迁主讳议》、《诸王国相宜为国王服斩衰议》、《王侯在丧袭爵议》、《吊陈群母议》、《腊议》、《答尚书难》、《答刘氏弟子问》、《答尚书访》、《答武竺访》、《广平太守下教问张臻家》、《与广陵太守书》、《孔子家语解序》、《宗庙颂》、《贺正仪》、《纳徵辞》、《家诫》。
参考资料: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相关诗文

伪古文尚书 · 虞夏书 · 五子之歌

形式: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收藏 王肃 《伪古文尚书 · 虞夏书 · 五子之歌》
复制 王肃 《伪古文尚书 · 虞夏书 · 五子之歌》
类型:

伪古文尚书 · 商书 · 伊训

形式: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已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咸若。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天家邦,终于四海。呜呼!先王肇修人纪,従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呜呼!嗣王祗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收藏 王肃 《伪古文尚书 · 商书 · 伊训》
复制 王肃 《伪古文尚书 · 商书 · 伊训》
类型:

伪古文尚书 · 虞夏书 · 大禹谟

形式: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従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禹曰:“惠迪吉,従逆凶,惟影响。” 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従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 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 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帝曰:“俾予従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従。” 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従,卜不习吉。”禹拜稽首,固辞。 帝曰:“毋!惟汝谐。”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諴感神,矧兹有苗。” 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收藏 王肃 《伪古文尚书 · 虞夏书 · 大禹谟》
复制 王肃 《伪古文尚书 · 虞夏书 · 大禹谟》
类型:

悲平城诗

形式:

悲平城。驱马入云中。 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收藏 王肃 《悲平城诗》
复制 王肃 《悲平城诗》
类型:

宗庙颂

形式:

明德惟馨,昊天子之。 眷祐我魏,薄言起之。 起之伊何,黎元时雍。 子之伊何,历数在躬。 于乎盛哉,神明是通。 湛湛甘露,济济醴泉。 或涌于地,或降于天。 天地交泰,品类蕃芜。 祥瑞嘉应,其集如雨。 屡获丰年,谷我士女。 祖考既飨,于欢乐胥。

收藏 王肃 《宗庙颂》
复制 王肃 《宗庙颂》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