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介绍和张仲景诗词大全

张仲景

张仲景,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 ▶ 23篇诗文

诗人介绍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
参考资料: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相关诗文

伤寒论 · 辨可吐

形式:

大法,春宜吐。 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收藏 张仲景 《伤寒论 · 辨可吐》
复制 张仲景 《伤寒论 · 辨可吐》
类型:

伤寒论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形式: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称)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大枣十二枚(掰)半夏半斤(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味甘平)黄芩二两(味苦寒)黄连三两(味苦寒)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桂技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一两(炙,味甘平)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閏,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味甘温)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二两(炙,味甘平)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味苦,甘温)生姜三两(切,味辛温)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石膏如鸡子大(碎,味甘,微寒)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芍药三两(味酸微寒)五味子半升(味酸温)干姜三两(味辛热)甘草三两(炙,味甘平)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半夏半升(汤洗,味辛,微温)细辛三两(味辛温)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味辛热)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味甘温)杏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石膏半斤(碎,绵裹,味甘寒)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杠。 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味甘平)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大枣十五枚(掰,味甘平)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温)生姜半斤(切,味辛温)半夏半斤(洗,味辛平)人参一两(味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味甘平)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白术二两(昧苦甘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甘草三两(炙,味甘平)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以上三味,以水伍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疑非仲景意)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味甘平)人参一两(味甘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干姜一两半(味辛热)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味甘平)泽泻一两六铢半(味酸咸)茯苓十八铢(味甘平)桂半两(去皮,味辛热)白术十八铢(味甘平) 右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味甘平)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生姜三两(切,味辛温)甘草一两(炙,味甘平)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掰,味甘寒)香豉四合(绵裹,味苦寒)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枚(掰,味苦寒)厚朴四两(姜炙,苦温)枳实四枚(水浸,去穰,炒,昧苦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枚(掰,味苦寒)干姜二两(味辛热)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痓。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目旬,不得眠。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味苦,微寒)黄芩三两(味苦寒)人参三两(味甘温)甘草三两(味甘平)半夏半升(洗,味辛温)生姜三两(切,味辛温)大枣十三枚(掰,味甘温)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后加减法: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复取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三两(炙,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芍药六两(味酸微寒)生姜三两(切,味辛温)胶饴一升(味甘温)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味甘平)黄芩三两(味苦寒)芍药三两(味酸,微寒)半夏半升(洗,味辛温)生姜五两(切,味辛温)枳实四枚(炙,味苦寒)大枣十二枚(掰,甘温)大黄二两(味苦寒)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黄二两。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也。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平)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大黄四两芒硝二两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半夏二合(洗)大枣六枚柴胡四两生姜一两半人参一两半龙骨一两半铅丹一两桂枝一两半(去皮)茯苓一两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煅) 右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已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牡蛎五两(熬,味酸咸)龙骨四两(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掰)蜀漆三两(洗去腥,味辛平)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 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隔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味咸,苦寒)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味苦,微寒)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味苦甘,平)大黄三两(酒浸,味苦寒) 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个(味苦寒)虻虫二十五个(味苦,微寒)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 右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日卒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收藏 张仲景 《伤寒论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复制 张仲景 《伤寒论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类型:

伤寒论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形式: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收藏 张仲景 《伤寒论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复制 张仲景 《伤寒论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类型:

伤寒论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形式: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味酸温)细辛六两(辛热)干姜十两(辛热)黄连一斤(苦寒)当归四两(辛温)附子六两(炮,辛热)蜀椒四两(去汗,辛热)桂枝六两(辛热)人参六两(甘温)黄蘖六两(苦寒)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其后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辛温)桂枝三两(辛热)芍药三两(酸寒)细辛三两(辛热)大枣二十五个(甘温)通草二两(甘平)甘草二两(炙,甘平) 有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甘温)升麻一两一分(甘平)当归一两一分(辛温)知母(苦寒)黄芩(苦寒)萎蕤(甘平)各十八铢石膏(碎,绵裹,甘寒)白术(甘温)干姜(辛热)芍药(酸平)天门冬(去心,甘平)桂枝(辛热)茯苓(甘平)甘草(炙,甘平)各六铢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辛热)黄连(苦寒)黄芩(苦寒)人参(甘温)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日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苦寒)黄连(苦寒)黄柏(苦寒)秦皮(苦寒)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四逆汤,攻表桂枝汤。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收藏 张仲景 《伤寒论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复制 张仲景 《伤寒论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类型:

伤寒论 ·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形式: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目闰。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脉微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日卒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收藏 张仲景 《伤寒论 ·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复制 张仲景 《伤寒论 ·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