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注释

伯乐:春秋时期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祗:只是。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以,按照,介词。称,称颂,称道。 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或:有时。 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一石,一石约为一百二十斤。 食(sì):通「饲」,喂养。 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 是:这,指示代词。 能:才能。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尽其材:发挥它的全部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鸣之:(马)嘶鸣。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 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难道,表示推测。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其:其实。 知:懂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韩愈介绍和韩愈诗词大全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
复制作者 韩愈
猜您喜欢

重华宫书室题壁

形式:

饯秋时节破冬初,旭影温暾在绮疏。 依旧年光经一纪,每从几暇乐三馀。 猊烟霭霭萦银蒜,莲漏泠泠滴玉蜍。 静憩非关参半偈,暂教六欲少因祛。

复制 弘历 《重华宫书室题壁》
类型:

摘玉华寺晚桂恭进皇太后并为图而系以诗

形式:

和仲行冬风意饕,皋涂枝上驻春豪。 献来万寿嫦娥桂,欣傍三千王母桃。 香逐祥飔喷玉屑,润沾宝露裛天膏。 平铺金粟图金粟,生意昌昌飏彩毫。

复制 弘历 《摘玉华寺晚桂恭进皇太后并为图而系以诗》
类型:

董邦达仿王诜渔村小雪卷

形式:

蛤粉轻匀貌雪姿,不教留白袭前为。 别传宝绘堂中法,宛见富春滩上时。 雁阵惊寒犹个个,渔蓑耐冻故披披。 苍松强项撑云表,是客星耶系我思。

复制 弘历 《董邦达仿王诜渔村小雪卷》
类型:

木兰回围驻跸避暑山庄 其一

形式:

山容紫翠剧增怜,迎面西风大狝旋。 别馆重来才隔月,六骢此去动经年。 荷如忆夏从新艳,树不言凉以意传。 回首朔云稠叠处,射鸿应在那层边。

复制 弘历 《木兰回围驻跸避暑山庄 其一》
类型:

木兰回围驻跸避暑山庄 其二

形式:

秋深潦水尽寒塘,凫雁乘波下几行。 翠管谁教翻楚曲,疏眉雅解易唐妆。 枫排列嶂欺霜绿,菊先重阳冒雨黄。 即景试吟亲切句,每因代谢悟真常。

复制 弘历 《木兰回围驻跸避暑山庄 其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