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鉴赏

诗词大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反客为主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甚至为剧作家借用为剧名,遂使此诗在当代更为著名。然而对此诗的理解,窃以为问题颇大,通常的讲析很难令人信服。

  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标题,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主人”两字应该删去;二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联,诸多赏析者都展开神思,想象为: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犬吠人答,所谓:“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唐诗鉴赏辞典》406页) 此诗不但运用了“反客为主”——出奇制胜的艺术构思,而且还采用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刘长卿的这首小诗,上联写贬谪中的投宿,重在客观描写,下联写投宿时的感受,重在主观抒发,自然婉转,一气呵成。在表现形式上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弹丸圆美流转,自有其美,并不存在所谓脉络的跳跃。诗虽全用赋体,然仍意在言外,启人深思。至此,标题中“主人”两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这个芙蓉山“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诗人之自谓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长卿介绍和刘长卿诗词大全

刘长卿

唐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郡望河间,字文房。早岁居洛阳。曾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唐玄宗开元中即已应进士举,天宝后期始登第。释褐长洲尉。唐肃宗至德三载(西元七五八年)摄海盐令。同年以事下......
复制作者 刘长卿
猜您喜欢

冬至日

形式:

大哉元气何冲融,周流六虚相始终。 为阴为阳本非二,政在往来升降中。 去年阳生阴已极,今年阴消阳复息。 君子有道喜可知,手把梅花看三易。

复制 黄玠 《冬至日》
类型:

西郊醉归似陈汉卿

形式:

人间此客不可孤,况此翕忽岁欲徂。 吴姬双歌送美酒,半醉不醉娇相扶。 踏歌携手寻归路,行云忽送巫山雨。 却上溪边舴艋舟,舞衣湿透黄金缕。 短棹轻桡不相及,依约中流闻笑语。 归来庭院已黄昏,流水落花深闭门。 最思一事尤可怪,笠子忘却溪南村。 梦回酒醒不复记,清晓野夫来叩阍。

复制 黄玠 《西郊醉归似陈汉卿》
类型:

藏钩似陈汉卿

形式:

世故纷集如猬毛,今我不乐年将慆。 汉家钩弋作隐戏,聊足与客娱佳宵。 绿酒荡漾白银瓮,红烛照耀黄金幖。 明妆列映左右侍,大宾坐压东西曹。 平生刎颈托交契,此日意气争分毫。 老拳攘袂坚莫取,钩神瞪目不敢语。 搏兔壮士声若雷,失马将军面如土。 忍将他日严毅颜,涴墨涂鸦上眉宇。

复制 黄玠 《藏钩似陈汉卿》
类型:

馀姚吴季章松斋图

形式:

四明山中木千章,上有松树生高冈。 不与朴樕同翳荒,雨露飘洒云之阳。 鹅溪大绢尺度方,写貌形似分毫芒。 非龙非螭牙角狞,开卷白日风雷生。 之子秀骨须眉苍,与松为游三十霜。 小结茅屋松阴凉,采松之花餐松肪。 弹琴诵诗送流光,人生有情苦参商。 白水满地天茫茫,安得送我置尔旁。 脱落世故遗纷庞,乐与寿命如松长。

复制 黄玠 《馀姚吴季章松斋图》
类型:

伤春曲

形式:

鸳鸯湖边花满蹊,鸳鸯湖外草萋萋。 春风醉人骄马嘶,玉花连钱锦障泥。 绣罗为襦金络缇,鲜卑小带镂文犀。 哀哉王孙归路迷,红娃翠压愁空闺。 昔时歌莺今不啼,杨花堕泪章台西。

复制 黄玠 《伤春曲》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