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白介绍和李白诗词大全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
复制作者 李白
猜您喜欢

浪淘沙 · 感赋二首

形式:

念载别京华,只艇还家。江州衣泪在琵琶,流落燕山无别事,只为杨花。 歌馆作生涯,偏著逢他。楚山云雨汉朝霞,化作妙音花胜佛,一点无差。

复制 朱青长 《浪淘沙 · 感赋二首》
类型:

卜算子 · 惆怅词四首

形式:

水外有人家,家在花深处。明月纤纤上小楼,不定今宵去。 去了不相逢,归却仍无绪。未审来宵月上楼,能否重相遇。

复制 朱青长 《卜算子 · 惆怅词四首》
类型:

满江红 · 三首

形式:

更有何人,同我去,黄楼吹笛。江山好,群儿狼狈,变成今夕。燕子不知亡国恨,乌衣巷口还相识。要画船双桨载双娥,泪双滴。 天下事,南同北,金鼓碎,烽烟灭。只鬼坟青草,虎狼三只。国事都交杨素手,长江流尽英雄血。问人间可有好男儿,来平贼。

复制 朱青长 《满江红 · 三首》
类型:

明月满扬州寄书

形式:

心事密于茧,牵起万重思。连蜷易生易断,蚕老不成丝。吐出编成锦字,付与长江九折,鱼腹去何迟。此意古人有,今竟见于兹。 厚堆愁,浓抹泪,八行诗。掩头藏尾,生防深意别人知。顺著璇图还曲,笑展红笺还哭,哭了算归期。冬尽不归去,翻说待花时。

复制 朱青长 《明月满扬州寄书》
类型:

明月满扬州问远

形式:

天末几重树,依约袅微烟。烟头远连雨尾,遮著外江船。载了几多愁去,载了许多人去,不见一舟还。君住在何处,当莫是长干。 去年书,前日信,莫相奸。浮萍柳絮,和风和蝶搅成团。来也不成来意,去也不多时候,人在有无间。除是天上月,或可照君颜。

复制 朱青长 《明月满扬州问远》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