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鉴赏

  诗一开始就以孤鸿与大海对比。沧海浩大,鸿雁孤小,足已衬托出人在宇宙之间的渺小,何况这是一只离群索居的孤雁,海愈见其大,雁愈见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可见“孤鸿海上来”这五个字,并非平淡写来,其中渗透了诗人孤寂不遇的情感。第二句“池潢不敢顾”,笔势陡转,为下文开出局面。这只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为什么见到城墙外的护城河水,竟不敢回顾一下呢?这里是象征诗人在人海中因为经历风浪太多,而格外警惕,同时也反衬出下文的双翠鸟,恍如燕巢幕上自以为安乐,而不知烈火就将焚烧到它们。

  这一只孤鸿连双翠鸟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侧见”两字暗示李林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不可一世。他们窃据高位,就如同一对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鸟,高高营巢在神话中所说的珍贵的三珠树上。可是,“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意思是说:不要太得意了!你们闪光的羽毛这样显眼,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取吗?这两句,诗人假托孤鸿的口吻,对他的政敌提出了诚恳的劝告。不愤怒,也不幸灾乐祸,这是正统儒家的修养,也就是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然后很自然地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这两句,点明了全诗的题旨,忠告他的政敌:才华和锋芒外露,只怕别人将以你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只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这里“高明”两字是暗用《左传》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但用得很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忠告双翠鸟的话,一共四句,前两句代它们担忧,后两句正面提出他那个时代的处世真谛。那么,孤鸿自己将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连池潢,它将没入于苍茫无际的太空之中,猎人们虽然妄想猎取它,可是不知到何处去猎取它。“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纯以鸿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诗就在苍茫幽渺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开始四句叙事,简洁利落,第五句“矫矫珍木巅”句中的“矫矫”两字,上承“翠鸟”,下启“美服”;“珍木巅”三字,上承“三珠树”,下启“高明”。足见诗人行文的缜密。后六句都是孤鸿的独白,其中四句对翠鸟说,二句专说鸿雁自己。“今我游冥冥”句,以“冥冥”两字来应衬上文的“矫矫”两字,迭字的对比呼应,又一次显出了诗人的细针密缕。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张九龄介绍和张九龄诗词大全

张九龄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
复制作者 张九龄
猜您喜欢

五月二十八日为顾亭林先生生日是日适读先生诗

形式:

末事文章语岂忘,涂中人去我相望。 江山历览遗深慨,忠义提携欲万方。 晚计道从因树屋,哀心辞见浣花堂。 吾生不及慈仁祭,今岁今朝记此章。

复制 黄节 《五月二十八日为顾亭林先生生日是日适读先生诗》
类型:

为张孟劬五十作

形式:

相看百岁到中年,子有文章且更贤。 甲历可从修史得,癸尊能助晋觞妍。 北来我为留称祝,上寿天将与静便。 如此春江复相别,藏波无尽各悠然。

复制 黄节 《为张孟劬五十作》
类型:

七月二十二日江楼晓起

形式:

愁里题诗聊代泪,晓来一雨已知秋。 残炱幂䍥帘间幕,飞雁萧条江上洲。 剩欲出门向谁是,坐看孤影与吾谋。 无端汽笛牵人意,碧海苍波是广州。

复制 黄节 《七月二十二日江楼晓起》
类型:

题陈白沙先生自写诗卷后

形式:

风雨茅龙落笔奇,文章万古在南陲。 荒崖莽莽三忠庙,奇石阴阴一字碑。 我已汍澜频掩卷,不堪零落未收辞。 休论三百年来事,野马游尘满绢丝。

复制 黄节 《题陈白沙先生自写诗卷后》
类型:

题孤山放鹤亭

形式:

欲寻冈阜更威夷,一水周堂梅万枝。 天与湖山纳遗句,死无封禅美清时。 青黄漫惜沟中断,丹雘争怜湖上祠。 等是茂陵身后态,愧君临命一题诗。

复制 黄节 《题孤山放鹤亭》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