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赏析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想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桂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桂、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最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下片抒写作者的豪情壮想,他要趁着美好的月夜,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的山河。毫无疑义,这是他爱国思想的写照。“直下”,这里指目光一直地往下。最后又从天上写到人间,传说中月亮里那棵高大的桂树挡住了许多月光。为了使月光更清楚地照亮祖国大地,作者在最后两句写道,听人说:砍去那些摇晃(婆娑)的桂树枝叶,月亮便会更加光明。这是含蓄地说,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给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在《一百五日夜对月》诗里写道:“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这里辛弃疾用“人道是”三个字,表示前人曾说过这个意思。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辛弃疾介绍和辛弃疾诗词大全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
复制作者 辛弃疾
猜您喜欢

云南即事

形式: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 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 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复制 楼琏 《云南即事》
类型:

秭归即楚王台旧基为新城

形式:

春风夔子国,落日楚王台。 江绕西陵下,云从上峡来。 壮游今已遂,幽思独难裁。 关塞犹戎马,吟边首重回。

复制 滕毅 《秭归即楚王台旧基为新城》
类型:

灵应祠

形式:

吴船何汗漫,周道正倭迟。 雪涌虾蟆焙,花深石马祠。 焚兰瞻玉座,析羽动金支。 灵降云如彩,巫歌月在帷。 林高悬薜荔,洲近被江蓠。 小驻娱今夕,前驱恐后期。 嘏传唯好语,行迈藉蕃禧。 愿沛沾民泽,微涓敢自私。

复制 滕毅 《灵应祠》
类型:

次韵黄秀才秋兴二首

形式:

西风如水洒絺衣,无数南来候雁飞。 朔漠地寒收王气,岷峨秋尽敛余厓。 三泉忽报金棺葬,万国同瞻玉玺归。 相见不须谈往事,百年耆旧眼中稀。

复制 滕毅 《次韵黄秀才秋兴二首》
类型:

启行

形式:

虞卿双白璧,鲁连千黄金。 重轻岂在彼,在此方寸心。 声名落天地,辉采流古今。 没齿无一称,终将愧朝簪。 晨趋螭石下,夕过鸾阁阴。 兹焉复申命,载道荆山南。 闲中牧龙媒,郤上驯鸷禽。 岂徒饱刍肉,神俊令销沉。 扬舲大江水,弭节春树林。 高高向明月,聊用开吾襟。

复制 滕毅 《启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