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见 一作:时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赏析

  这是苏轼的一首名词《卜算子》。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或元丰六年(1083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呢?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现今一般以唐圭璋先生的注释为准,他认为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此词借物比兴。人似飞鸿,飞鸿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人不掩鸿,鸿不掩人,人与鸿凝为一体,托鸿以见人。东坡又有诗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二日与潘郭二生出郊游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并韵》)比喻人生来去如鸿雁,代代往复,生生不已。但一个人的经历又像春梦一样,去而无踪,难以追怀。可以作为对照。这首词应该是有政治寄托的,周济论词主“有寄托”与“无寄托”之说,以为“非寄托不入”,而“专寄托则不出”。东坡此词能臻此境,在于“非因寄托而为是词”,乃“触发于弗克自己,流露于不自知”。这正是苏轼的才学,气度,思想的体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洪川柳浦斜眺

形式:

烟墟翼层壑,岩阴生暝色。 柳际斜阳来,徘徊望安极。 披襟挹清风,搴木值嘉息。 坐久山月升,情景俱相得。 嵇康非养生,谢安有高识。 歌啸振空林,归骖苦追逼。 眷言期重来,何必云间翼。

复制 康海 《洪川柳浦斜眺》
类型:

与吕子发浒西

形式:

苍云烂,白日长。 并辔游,辞曲房。 君去不来我心伤。 山寂寂,阒无侣,愁检故诗历孤屿。 孤屿亭亭当大河,下有万尺之洪波。 洪波万尺有时尽,此意悠悠君若何。

复制 康海 《与吕子发浒西》
类型:

和六甥石室纳凉二首

形式:

老境百虑息,所好在山林。 况此洞室閟,尘氛安可侵。 开帘见芳碧,迤逦闻鸟禽。 因之感宿好,笑歌梁甫吟。 丈夫志四海,何人识此心。 所以夷与惠,旷世怀高襟。 日夕凉风发,逸兴拂西岑。 沽酒共斟酌,惭无丝竹音。 扫石卧烟雾,听子广陵琴。

复制 康海 《和六甥石室纳凉二首》
类型:

四月三日雨示德充

形式:

昨日有雨尘不洒,今日雨多云更长。 遥天四望无寸碧,野人稼穑何所妨。 顷闻江淮人相食,父子不保况路傍。 关中虽无横盗苦,边饷转输日相望。 麦豆半为风雨蚀,我秋未布人皇皇。 晨兴东出望云气,晴天赤日心自伤。 千叹万息日将昃,天风不动帘影黑。 须臾雨脚下平地,豗喧何啻万马力。 向夕虽看悬溜微,达旦霏霏雨如织。 喜闻优渥遍九土,倏忽之间信难测。 天地之德本好生,大块岂厌物生成。 人身痞逆百体滞,气运所生谁可明。 丰年弗俭歉时极,却与造化生搀枪。 安得官长息杂役,令此黔首俱深耕。 禁侈薄敛久自足,何必义仓与长平。

复制 康海 《四月三日雨示德充》
类型:

聂孝妇歌

形式:

姑未老,夫已亡,事姑惟恐姑心伤。 妾幸不死得事姑,姑病经年惟妾扶。 但得姑好妾常侍,那惜此身成骨枯。 可怜阿母死时语,愿汝有妇还似汝。 不见贤郎丧汝时,三载居庐不出户。

复制 康海 《聂孝妇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