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类型:

赏析

  这是一首咏写钱江潮的作品,叙写江潮如雷似雪,有声有色,十分壮观。全诗可以分为观潮前与观潮两部分。

  诗的前四句写观潮前。“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犹如雷震,并臣震动百里。首句五个字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诗的起句先声夺人,很有力量。“鸣弦暂辍弹”描述县令暂停公务前往观潮,字面上却以“鸣弦辍弹”出之,巧妙地造成以弦声反衬潮声,使读者感到在江潮的巨大声势下,弦声喑哑了。这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公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写县衙门内连骑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

  诗的后四句直写观潮的景况。诗人仍不写涨潮,而是以“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两句描绘钱塘江潮到来的壮丽景象。但诗人仍不是直接写潮,而用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烘托。上句以秋云迥衬托江潮远远而来,下句借浮天渤澥反映潮的浩阔,充分地表现出大潮澎湃动荡的伟力。接着诗人向读者描绘出涨潮的壮观画面:“惊涛来似雪”,惊涛骇浪排空而来,如万马奔腾,潮水卷起的浪墙似一道突起的雪岭,铺天盖地而来。画面气势宏大,雄奇无比。结句“一坐凛生寒”是又一次衬托,用满座观潮人吓得胆颤心寒,再次对钱江潮这宇宙的奇观进行热烈的赞颂。由于诗人在描写钱江潮时多次运用了烘托的手法,进行反复的渲染,因而获得了直接描摹所难以获得的艺术效果。

  一般观潮诗往往只极力描写大潮的雄伟壮丽,而这首诗从人和潮两方面来写。写人主要写听潮,写出观,写待潮,写观潮,写观感,写出了观潮的全过程。写潮用了一虚笔一实笔:虚是“百里闻雷震”,从听的角度写潮声;实是“惊涛来似雪”,正面写大潮的雄奇伟丽。诗一张一弛,张弛有度,在雄浑壮美中显出从容潇洒的气韵。用“雷震”起调,先是一张。二句接着是言“辍”,一弛;三句言“出”,又是一张。四句言“待”,又是一弛。五六两句仿佛与潮无关,完全宕开去,是最大限度的弛。七八句将全诗推向最高潮,是最大限度的张。这首诗利用张弛的原理,高低的变化,写得波澜起伏,动人心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浩然介绍和孟浩然诗词大全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
复制作者 孟浩然
猜您喜欢

寓灌阳

形式:

六年踪迹未曾停,冒走风尘每见星。 按节敢辞滩路恶,看山直入灌阳青。 竹篱茅舍千门月,石径溪桥几处亭。 但得客身长是健,瘴乡虽久不妨经。

复制 陈崇德 《寓灌阳》
类型:

夏日登宾州南楼

形式:

烟树苍茫眼界赊,楼头踏遍日西斜。 云开远景看林木,风带微香度野花。 山不断青连碧汉,水微拖绿护田家。 近来喜得边尘净,仰仗兵威镇泰华。

复制 陈崇德 《夏日登宾州南楼》
类型:

赠陈秉衡宪副归田

形式:

金印何如二顷田,秋风万里一归船。 休将前路征夫问,笑拂青松野鹤翩。 玩水观山真有味,吟风弄月欲忘眠。 功名到底成何用,乐得闲身未老年。

复制 陈崇德 《赠陈秉衡宪副归田》
类型:

别张朝升太学

形式:

朝发金陵道,暮泛龙江潮。 驰心在桑梓,宁辞归路遥。 送客星初散,离人酒半消。 秋风起天末,秋月明通宵。 俯仰吟怀壮,逸兴何飘飘。 念子青云器,高谈见风标。 况历贤关久,薰陶非一朝。 兹行趋觐省,拜庆乐陶陶。 明当奋鹏翼,九万看扶摇。

复制 陈崇德 《别张朝升太学》
类型:

归休次静夫韵

形式:

飘然逸兴浩无涯,乞得闲身莫浪夸。 堪笑老来偏爱酒,每占春到着飞葭。 青山识面常当户,明月知心自到家。 静里东风看若许,每逢花落惜年华。

复制 陈崇德 《归休次静夫韵》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