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版本一)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版本二)

赏析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下而加焉。”此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诗人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这风确乎是“有情”的。

  “肃肃凉景生”,首句平直轻快,习习凉风飘然乍起。“加我林壑清”,是紧承上句,概写风不管深沟还是浅壑,不分高低贵贱,北风都遍施恩惠。“我”字的运用,加强了主观情感,表现了诗人胸襟的开阔。“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描写风为平民百姓送爽的具体情态。风,驱散了烟云,卷走了雾霭,穿行于涧户山舍将清爽带给人们。第五、六两句是赞扬风的品格。“去来固无迹”,指它行踪不定,似乎施惠于人们没有所图,不求回报。“动息如有情”,借用《抱朴子·畅玄篇》“动息知止,无往不足”之意,形容风慷慨惠施,不遗余力,来去仿佛一个有情有义之人。这两句诗,夹叙夹议,巧妙地承前启后,自然地引出结联:“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白天,风为劳作的人们送来清凉,宁静的傍晚,又为歇息的人们吹奏起悦耳的松涛声。欣赏松涛的大多是士子或隐者,当然也包括了诗人自己。这里与“加我林壑清”中的“我”一样加深了主观意趣。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正当如此。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维妙维肖了。

  此诗所咏之风,不是习见的柔弱的香风,也并非宋玉《风赋》中的取悦于大王的雄风,肆虐于庶人的雌风。这首《咏风》小诗里,寄寓着诗人的平等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情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勃介绍和王勃诗词大全

王勃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复制作者 王勃
猜您喜欢

病中闻雁(甲申)

形式:

西风吹雁声,先入旅人听。 落叶生晚凉,高斋卧残病。 闭门三十日,独得秋气静。

复制 陈沆 《病中闻雁(甲申)》
类型:

由广州至南雄舟行杂诗 其一 (辛巳)

形式:

壮哉此南行,得见山水大。 天地将到海,尽情逞雄快。 五岭屹门户,重洋表襟带。 何怪老尉佗,冠冕中国外。 时往霸气销,风变文明会。 七月下浈阳,悤悤观大概。 归帆不嫌迟,一意搜灵怪。

复制 陈沆 《由广州至南雄舟行杂诗 其一 (辛巳)》
类型:

小除日景州道中感赋(戊寅)

形式:

最好故乡居,难得少年日。 田家重岁终,乐事从头述。 儿童放学归,姊妹牵衣出。 三五各分朋,百戏不遗一。 我时尤狡黠,群细听驱率。 偶遇大雪晨,抟作维摩诘。 哗然谓弗似,又累山屹崒。 或编草为龙,盘旋中音律。 既夕始归来,嬉笑满房室。 晚饭不肯饱,一鬨争枣栗。 长者将子杖,急则抱母膝。 自倚诵书多,不受相挞抶。 有时过邻姆,殷勤代梳栉。 果饵非一名,充然怀袖溢。 家家有馀粮,儿女互慈恤。 风景廿年前,记忆难具悉。 少小虽痴顽,回首如梦失。 时余方在途,星霜夜憀慄。

复制 陈沆 《小除日景州道中感赋(戊寅)》
类型:

秋霖三首 其一 (己卯)

形式:

秋气已不怿,秋霖况浪浪。 漆云闭阊阖,放此阴蜺狂。 羲叔不在御,天心毋乃荒。 飒风吹帏闼,晨夕度混茫。 巷无长者迹,蛙黾登我堂。 感此百虫语,旷然怀旧乡。 夜中八九起,颠倒余衣裳。 倦极一欹枕,梦见白日光。

复制 陈沆 《秋霖三首 其一 (己卯)》
类型:

寄答竟海四首 其三 (丙子)

形式:

昨日云中叟,招我海上山。 感激从之去,不知险且艰。 道逢旧相好,揽衣遮我还。 此中多豺虎,何苦自弃捐。 岂不思返辙,后有千仞渊。 失足分寸地,孱躯堕荒烟。 却视云中路,五色导我前。 初程不努力,何由造其巅。

复制 陈沆 《寄答竟海四首 其三 (丙子)》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