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类型: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 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 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佚名介绍和佚名诗词大全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庚寅人日小集即事

形式:

缕金图胜总无情,佩剑冲星黯未平。 劫末乾坤馀七日,行间兵火已三生。 梅花北户将春发,菜甲东风与岁更。 强欲登高难举目,草堂吟望泪纵横。 蓂叶依然七叶齐,文王喻复此应稽。 亦知是日妨晴昊,未省为人学犬鸡。 岭海风烟回玉笛,罗浮春色应金闺。 开尊遗老欣谈笑,明日看梅可杖藜。

复制 钱谦益 《庚寅人日小集即事》
类型:

荷叶鼎诗

形式:

荷叶田田不可整,持荷作镜难照影。 但闻楚客集为裳,岂料山僧炊作鼎。 长腰玉粒云子如,汲泉释米手涤除。 露荷新叶与包里,松风活火频吹嘘。 须臾荷香炊旋熟,软美无烦更淘漉。 逡巡应比仙人酒,咄嗟不羡豪士粥。 山僧长享粥饭供,折脚铛边有谁共。 聊将弱叶戏鼎足,更借新炊唤残梦。 老夫饭罢饱撑肠,更有吴羹和稻梁。 却笑阿师将客粤,绿荷包饭趁虚忙。

复制 钱谦益 《荷叶鼎诗》
类型:

王郎行赠王炳都尉

形式:

王郎谪来帝所宾,瑶腑璿枝国懿亲。 黄扉近接天孙馆,清构遥通婺女津。 晋阳甲兴虏氛恶,抗颜掀髯压台閤。 吴王白头悔举事,汉相赪颜羞振落。 祇今七十仍壮年,绿发方瞳陆地仙。 烧丹药有君臣火,好客囊无子母钱。 王郎王郎亦痴绝,衷肠千卷眉百结。 满堂歌吹惨不欢,但为匈奴犹未灭。

复制 钱谦益 《王郎行赠王炳都尉》
类型:

送何士龙南归兼简卢紫房一百十韵

形式:

崇祯圣天子,帝德迈陶唐。 畴咨若余采,共吺乱纪纲。 钩党穷部牒,告讦登岩郎。 群小竞趣走,翕若中风狂。 峨峨格天阁,沉沉偃月堂。 聚族谋旦晚,锁门算昏黄。 手缮女奴迹,足摩胥史床。 讽指变鹿马,蜚语沸蜩螗。 牢修既告变,朱并复上章。 纳言敢封驳,投匦任披猖。 伊余退废士,杜门事耕桑。 十年守环堵,一朝锁锒铛。 天威赫震电,门户破苍黄。 诏纸疾若飞,官吏仆欲僵。 有母殡四载,凄风吹画荒。 有儿生九龄,读书未盈箱。 宾客鸟兽散,亲族忧以痒。 或有彊近者,惧累遗祸殃。 目笑复手笑,坚坐看戏场。 或有狰狞者,黠鼠而贪狼。 毁室谋取子,坏垣隳我杗。 揶揄反皮面,谣诼腾诽谤。 唯有负佣流,弛担语䀌伤。 唯有庞眉叟,戟乎呼彼苍。 市人为罢市,僧院各炷香。 我心鄙儿女,刺刺问束装。 暮持襆被出,诘朝抵金阊。 门生与朋旧,蜂涌来四方。 执手语切切,流襟泪浪浪。 惜我傔从弱,念我道路长。 或云权幸门,刺客如飞蝗。 穴颈不见血,探头入奚囊。 或云盘飧内,鸩堇寘稻梁。 匕箸一不慎,坟裂屠肺肠。 谁与警昏夜,谁与卫露霜。 谁与扶跋疐,谁与分劻勷。 何生奋袖起,云也行所当。 阖门置新妇,问寝辞高堂。 典衣买书剑,首路何慨慷。 是时冯使君,送我临京江。 逝将解符印,从我俱存亡。 敬子执高节,再拜举壶觞。 江流怒飞立,三山摆雷硠。 白日忽西匿,青天为低昂。 行行度淮水,登顿相扶将。 吊古漂母庙,祈灵岱宗阳。 杜亭贤主人,寄馆仍异粻。 不惮开车载,不难复壁藏。 窥户无停屦,追踪多饮章。 归死赴司败,垂头就桁杨。 汹汹同文狱,剜肌生痏疡。 共庄籍口语,曾史主盗臧。 百死无一免,引义自激昂。 嘱累皮与肉,坚忍枝爇榜。 多谢老头颅,旦暮虎穴葬。 何生夜草疏,奋欲排帝阊。 黯淡蚊扑纸,倾欹蚓成行。 残灯焰明灭,房心吐寒芒。 祖宗牖惚恍,天心鉴明明。 眉山摘牙牌,分宜放钤冈。 执彼三尸虫,打杀铜驼傍。 孤臣获更生,朝市喜相庆。 吁嗟祸福交,谁能保故尝。 兴曾附萧傅,畏终叛吕防。 何以见鲁卫,徒然痛陈臧。 叹子一逢掖,眇小少不飏。 秉锧乞收李,举幡请留阳。 拟子于何蕃,谱谍诚有光。 孟冬家书来,念母心不遑。 有忧食三叹,矧乃惰与翔。 星言卷衣被,别我归故乡。 我欲絷子驹,顾视心伥伥。 子行急师难,子归慰母望。 丹青或可渝,此义永不爽。 我欲送子去,铁门限堵墙。 圜土无尺水,何以当河梁。 我欲与子诀,有如瞽失相。 駏蛩一相背,啮负徒仿佯。 旋思狱急日,痛愈抚钜创。 炙手势转热,弥天网高张。 叫阍远万里,引刀耻自戕。 和药趣朱游,呼囚到王章。 黑暗牢狱苦,炎蒸三伏炀。 矮栅栖鹅鸭,粪壤转蛣蜣。 卧熏腐胔臭,渴饮伏尸浆。 夜夜入针孔,朝朝坐剑铓。 此日吾与尔,志壹气益强。 高论穷结绳,和歌出宫商。 人生如嗜味,患难宜饱尝。 阨陈良亦乐,在莒安可忘。 道远兵甲阻,岁暮雨雪雱。 单行寡命侣,蹇驴艰服箱。 冰坚扫狐踪,雪深埋鹿迒。 禽兽犹蹢䠱,子行慎趺踼。 我行亦不远,归心急鸹鸧。 介恃圣明主,数日离火汤。 纵使荷戈殳,终然反菰蒋。 买舟具笭箵,结庵依桄榔。 矫志厉桑榆,与子共缥缃。 学诗辨四始,识字探三仓。 频年苦病患,学殖日以荒。 我欲师宁戚,秉烛代日光。 勿复慕富贵,时世难颉颃。 引镜看头目,岂是鼠与獐。 勿复忧贫贱,顺逆随牛羊。 譬如死牢户,谁以躯命偿。 拂水有丙舍,青山抱长廊。 老桂长新枝,江梅发古香。 君归持此诗,洒扫揭东厢。 解鞍憩杜亭,先以告紫房。

复制 钱谦益 《送何士龙南归兼简卢紫房一百十韵》
类型:

中秋日得凤督马公书来报剿寇师期喜而有作

形式:

衡门两版朝慵睡,檐前鹊喜喧坠地。 鹖冠将军来打门,尺书远自中都至。 书来克日报师期,正是高秋誓旅时。 先驱虎旅清江汉,厚集元戎出寿蕲。 伏波威灵天所付,花马军声鬼神怖。 郢中石马频流汗,汉上浮桥敢偷渡。 浃旬风雨洗青冥,璧月今宵出广廷。 老夫洗盏酹尊酒,再拜先占太白星。

复制 钱谦益 《中秋日得凤督马公书来报剿寇师期喜而有作》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