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莫 通:暮)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用(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逊,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哪里见过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不是国家的呢?”

“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

注释
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
毋吾以也:这句话是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是“毋以吾也”。
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
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
则:连词,那么,就。
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
率尔:不假思索的样子。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兵车。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摄乎大国之间:摄,夹。乎:于,在。
加之以师旅:用(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用,凭借。师旅,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
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动词,接着。饥馑,饥荒。
比及:等到。
且:连词,并且。
方:道,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哂:微笑,这里略带讥讽。
方:见方,纵横。
如:连词,表选择,或者;
足:使……富足。
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
其:那。
以:把。后边省宾语“之”。
俟:等待。
能:动词,能做到。
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
如:连词,或者。
会:诸侯之间的盟会。
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端:古代的一种礼服。
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愿:愿意;
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
鼓:弹。
瑟:古乐器。
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舍:放下。
作:立起来,站起身。
撰:才具,才能。
伤:妨害。
乎:语气词,呢。
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莫同“暮”,指农历三月。既:副词,已经。
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几个成人,几个孩子。五六,六七,都是虚数。
喟然:叹息的样子。
与:赞成。
后:动词,后出
夫子何哂由也:何,为什么。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逊。以:介词。靠,用。让:礼让,谦逊。
唯求则非邦也与:唯,用于句首,表示语气。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褚生介绍和论语诗词大全

褚生

...
复制作者 论语
猜您喜欢

题赵明叔未央瓦砚

形式:

凄凄古月土花碧,溜雨秋檐照萤湿。 龙拿虎搏二千年,火烈风摧见枯质。 铅香蚀尽星萧萧,又逐幽人入潜室。 繁华百阅无好心,净涵秋波墨如漆。 神工巧护有所持,主人郑重董狐笔。

复制 魏初 《题赵明叔未央瓦砚》
类型:

书听琴赋卷后

形式:

寥休爱君如爱弟,为君赋此尽琴意。 寥休既作汗漫游,今君亦从此而逝。 呜呼天地谁知音,明月高山与流水。

复制 魏初 《书听琴赋卷后》
类型:

凤翔城南得京都家书

形式:

凤翔城南山路迷,凤翔城东人来稀。 黄尘鞍马偶相及,乃是史子京都归。 仓忙问讯语未已,手出平安遗我思。 开缄一读为再读,咫尺慈颜不远违。 匆匆二月长安道,南北驰心似秋草。 女孙解语学念诗,应道在家贫亦好。

复制 魏初 《凤翔城南得京都家书》
类型:

杂言送刘乐二公

形式:

君看冀北马,逸足一展无九州。黄金络头亦不恶,要与八骏追真游。 君看万里鹄,六翮搏清秋。安能只作梁上燕,衔泥附热空啁啾。 吾家刘兄谁与俦,济物不减商川舟。吾家乐弟师前修,慷慨已识元龙楼。 酒酣气张吐奇焰,霹雳堕地腾蛟虬。世间俗事不着眼,况复笔墨镌顽鲰。 南风吹云动高兴,拿舟吸翠滦江头。江头去天才三尺,倾肝露胆皆公侯。 乃知君家富贵本易取,落落不必工雕锼。我穷闭门秋水隈,买田无力耕无牛。 墙根草色上阶绿,雨中破屋枝撑幽。不独人嗟我亦嗟,直以不愧消百忧。 因君作别一大笑,始信寓说未易齐鹏鸠。

复制 魏初 《杂言送刘乐二公》
类型:

杭州大雪

形式:

寸肠不用多蟠结,千计百思徒屑屑。 春风昨夜到梅花,况是西湖好晴雪。 平时走马入燕云,不忆扁舟落江浙。 人生南北亦偶然,造物何尝管调燮。 竹捎松滴玉零星,一样林逋诗苦冽。 神仙官府小洞天,琴鹤正为我辈设。 酒酣击楫回中流,江山逸兴悠然发。 自怜青鬓已如丝,只有丹心犹似铁。

复制 魏初 《杭州大雪》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