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类型:

鉴赏

  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宝剑值千金”,惜别赠别乃知之所为这句诗本为曹植《名都篇》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意味。这样的赠品,将是无比珍贵,不可等闲视之。诗中写赠剑,有一个谁赠谁受的问题。从诗题看,本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送朱大以剑。而从“宝剑”句紧接“游人”言之,似乎还可理解为朱大临行对作者留赠以剑。在送别时,虽然只能发生其中一种情况;但入诗时,诗人的著意唯在赠剑事本身,似乎已不太注重表明孰失孰得。这反而耐人寻想。

  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慷慨之风。不禁令人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故事,那便是“延陵许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受封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季札挂剑,其节义之心固然可敬,但毕竟已成一种遗憾。“分手脱相赠”,痛快淋漓。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即不赠言的赠言。只说“一片心”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浑。却更能激发人海阔天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慷慨激昂,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浩然介绍和孟浩然诗词大全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
复制作者 孟浩然
猜您喜欢

少司马陈公进大司寇致仕侨居金陵

形式:

宦辙留连即故乡,石城斜日锦衣光。 官高独欠楼台地,身健何须服食方。 继粟深恩应有数,承家馀庆故难量。 都人拭目耆英会,莫遣风流擅洛阳。

复制 罗钦顺 《少司马陈公进大司寇致仕侨居金陵》
类型:

东湖书院为吴献臣亚卿赋

形式:

高情偏爱水云村,书院新开地望尊。 未说五车堪实腹,要将诸子共寻源。 风回远渚渔歌断,月满中庭桂影繁。 谁信我非曾宿客,晓来倾盖已忘言。

复制 罗钦顺 《东湖书院为吴献臣亚卿赋》
类型:

次徐太守登快阁韵 其二

形式:

户牖凭虚次第开,喜看春色上蒿莱。 香凝便坐遥山合,风动高旌过鸟猜。 咏物思深浑脱洒,怀贤心苦重徘徊。 宁知父老瞻依切,愿倒双江作寿杯。

复制 罗钦顺 《次徐太守登快阁韵 其二》
类型:

五月四日朝辞后过部中告辞白嵓太宰留酌于水镜堂已而移坐花间同石潭少宰联句为赠余亦赋短章留别

形式:

花前树底更移尊,醉眼看花未觉昏。 长卷倏题佳句满,高情须共古人论。 极知场藿堪终夕,谁遣骊驹已在门。 商鼎只今欣有属,渐容投老白云村。

复制 罗钦顺 《五月四日朝辞后过部中告辞白嵓太宰留酌于水镜堂已而移坐花间同石潭少宰联句为赠余亦赋短章留别》
类型:

送熊峰太宰祭告东行

形式:

百神随帝扶兴运,殷礼春来次第行。 祝帛远将周上宰,衣冠迎拜鲁诸生。 尧陵孔庙瞻依切,汉检秦碑感慨并。 风咏也知馀乐地,玉堂青史仰裁成。

复制 罗钦顺 《送熊峰太宰祭告东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