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之涣介绍和王之涣诗词大全

王之涣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新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
复制作者 王之涣
猜您喜欢

邯郸道

形式:

汉文车驾新丰回,慎夫人从同辇陪。眼中忽见邯郸道,当年迎立自此来。 同来时迁复同过,感新念旧伤心怀。死生离别谁遣此,长歌倚瑟声悲哀。 人生富贵事傥忽,恐惧安乐殊乖谐。文叔鹰鹯起帷帟,勤求故剑良难哉。 古往今来邯郸道,梦中扰扰千车雷。谁能同来复同过,可念雾露深云台。

复制 陈曾寿 《邯郸道》
类型:

七月初四日夜直时复园寥志正游焦山杂忆山中诸胜小诗寄之 其一

形式:

扰扰争窠蜂世界,劳劳旋磨蚁生涯。凭谁更问山中事,玉树无心几度花。

复制 陈曾寿 《七月初四日夜直时复园寥志正游焦山杂忆山中诸胜小诗寄之 其一》
类型:

去岁牵牛花雪青一种今秋复发 其一

形式:

一箭比琼华,娟娟凉露斜。窥庭惟皓月,贻佩是青霞。 往事沉沉去,新悰念念差。相思得相见,犹有去年花。

复制 陈曾寿 《去岁牵牛花雪青一种今秋复发 其一》
类型:

落花十首 其二

形式:

慵起朝朝废扫除,流尘生意竟何如。巾因奉佛馀心结,衣为留仙有皱裾。 碧海青天存怨府,绿阴幽草付閒居。绕阶泉去漂红尽,别馆清凉枕道书。

复制 陈曾寿 《落花十首 其二》
类型:

落花十首 其三

形式:

不尽相思泻御沟,恨来欲挽海西流。佩逢猘犬憎方急,黛损颦蛾妒未休。 早识漏因偿漏果,岂知深色换深愁。还乡肠断韦端己,再见期期誓白头。

复制 陈曾寿 《落花十首 其三》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