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鉴赏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信赖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与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两句揭示了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这一句描述了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还觉得不够,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使文章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愤激。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食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马。这是作者的讽刺。文章写至此处,作者立即点明主题,用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结束,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一个高潮。这是韩愈凝聚浓缩手法的结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韩愈介绍和韩愈诗词大全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
复制作者 韩愈
猜您喜欢

谢杨都官见惠锦鸡

形式:

珍禽流品可褒题,天与文章五色齐。 羽翮已堪攀凤翼,稻粱争合在鸡栖。 应思旧侣雌雄舞,耻学凡群旦暮啼。 好向彩衣堂下养,名郎从此乐持赍。

复制 陈舜俞 《谢杨都官见惠锦鸡》
类型:

东庵

形式:

已怜门巷林中出,况复轩窗水畔开。 冷淡山光明枕簟,动摇波影上樽罍。 坐看天际孤舟失,惯见桑阴五马来。 长恨夕阳吟不足,阑干留共月徘徊。

复制 陈舜俞 《东庵》
类型:

峰顶院

形式:

自怜随分有仙踪,曾宿金庭第九重。 谁谓谪官真俗吏,还登庐阜最高峰。 坐头平揖千岩月,枕底微闻二寺钟。 归去林泉缘更熟,定应春梦却过从。

复制 陈舜俞 《峰顶院》
类型:

淮阴阻风谗风伯

形式:

滔滔淮水,溢楚之疆。 原田其潴,城郭为防。 浸以广兮不可涉,浩乎险兮不可航。 粤有行者,欲溯其央。 编莞为帆,植木为樯。 幸飘风以凭乘,遂吾归而徜徉。 尔风谓何,不自西北,阻我攸往。 维伯是职,悠悠水滨,奚独予留。 有百其役,若千其艘。 粟麦兮中都之饷馈,布帛兮赤县之衣裘。 府臣引领以偻指,挽夫坐粮而寝糇。 伯复不知,天子圣神,以民为忧。 闻此方国,常垫横流。 分笔舌于严署,咨疮痏于诸侯。 有淑使者,仁丰义脩。 体上所嘱,同辞合谋。 今此欲往,会于道周。 倡和出话,下民以休。 风之不遂,非伯谁尤。 上帝可诉,谗言孔庶。 将伯是怒,不如风兮命之去。

复制 陈舜俞 《淮阴阻风谗风伯》
类型:

送李户曹官满还江宁

形式:

去程牢落且徘徊,听我高吟侑一杯。 皦日心胸无愧耻,青衫颜色任尘埃。 秦淮形胜多人物,晋室风流入草莱。 归到江山聊洗眼,下僚应不久沉才。

复制 陈舜俞 《送李户曹官满还江宁》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