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赋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
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类型:

评析

《恨赋》是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最为脍炙人口之名作,也是六朝抒情骈赋中的名篇。全赋排章选句、哀恨绵绵,刻画了从得志皇帝到失意士人的诸多哀伤怨恨,概括了人世间各种人生幽怨与遗恨,不愧为通贯古今之天下第一「恨赋」。全赋语言清新、用词考究,艺术价值较高。 《恨赋》主要感慨人生命短暂、饮恨而终。赋作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心愿不能实现的现实性以及对此至死不悟的悲哀。在写作手法上,江淹运用其高超的概括能力,通过列举多个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来进行典型性概括,其目的是要通过典型表现一般。虽然赋作中列举的各个人物的苦衷各不相同,但最终却还是通过他们表达出了一种人们的普遍情感,这也是人们赞颂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 《恨赋》让人颇有愁闷难抒之感。这篇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明晰,文辞隽丽,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形成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气氛,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及艺术感染力,所以长久以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止。但是读者也应该看到,《恨赋》全篇充满消极情绪,甚至颇有些万念俱灰的感觉。江淹这个人,通过读他的作品,以及从史书上读他的传记,他不仅具有优秀的政治智慧,也具有出众的文学才华。然而在文学上帮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却是《恨赋》、《别赋》这样具有悲愤苍凉之气的作品,大概不仅仅是因为他早年仕途不顺之故,很大一部分原因,该是他心理悲观所造成的。而之所以说他心理悲观,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江淹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由门阀士族掌权的社会,等级制度极其森严,和他并称的鲍照,很多诗篇就是讽刺当时的门阀制度的。而江淹出身寒微,十三岁丧父,靠砍柴养母为生,出身低微,加之幼年不幸,该是造成他心理悲观的重要原因。心理悲观加仕途坎坷,才造就了这一篇传世佳作。今天人们有幸再读这篇作品,除了作者,还应该感谢那些把它保存下来的人,因为一篇不朽的文学佳作的得来,是多么不容易! 齐梁文章善于在题材与风格的处理上翻新出奇,各竞新巧。在齐梁前期笔力健爽的作家,以江淹和任昉为代表。江淹的《别赋》与《恨赋》构思新颖,是南朝抒情小赋的名篇。《恨赋》描绘了帝王、列侯、名将、美人、才士、高人等各种人的遗憾,既充分发挥赋体空间结构的优势,又能以情感主线加以贯穿,因而有纵横排宕的气势。赋中的藻饰恰到好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李白《拟〈恨赋〉》:晨登太山,一望蒿里,松楸骨寒,草宿坟毁。浮生可嗟,大运同此。于是仆本壮夫,慷慨不歇。仰思前贤,饮恨而殁…… 宋·楼昉《崇古文诀·巻七》:评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文通托此自雪,若悲惋凄怆之态,当于《恨赋》见之。 宋喻良能《香山集·巻一·〈喜赋〉序》:昔江文通为《恨赋》,备尽古今之情致。予谓恨既有之,喜亦宜然。因拟之而作《喜赋》焉。 明·周婴《巵林·巻八》:江淹《恨赋》曰:「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功未毕。方驾鼋鼍以为梁,廵海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杨(慎)论皆抄文通语也。此其少作,自宜付之一炬,而乃享以千金,亦不自见之患乎?但江赋载《文选》中,憙事小史,輙能讽诵。胡氏(应麟)不知何也。《纪年》曰:周穆王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架鼋鼍以为梁,遂伐越。《列子》曰:穆王驾八骏之乗,乃西观日所入。《三齐略记》曰:「秦始皇作石桥,欲过海看日出。有神人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輙鞭之皆流血。」夫穆王叱鼋而秦帝驱石;穆王车辙穷于蒙汜,而秦帝马迹向于扶桑,似不可同。江赋云尔者,盖得意疾书,忽成佳语。陆机所谓「随手之变,难以辞逮」者。抑其借穆王之事以喻秦皇,雄心四据,百鬼惊奔。而用修袭之,固非妙制。广搜博采,元瑞恐未得与于斯文。故不觉其言之过。 明·李东阳《懐麓堂集·巻二十一·拟〈恨赋〉》:予少读江淹、李白所作《恨赋》,爱其为辞,而怪所为恨多闺情阁怨,其大者不过兴亡之恒运、成败之常事而已。是何感扵情?亦奚以恨为哉?中岁以来更渉世故,记忆旧闻。忠臣孝子,竒勋盛事:或方值几㑹,遽成摧毁;失之毫厘而终身旷世不可复得,至令人吞声搤腕而不能已。圣贤不言恨,然情在天下而不为私,亦天理人事之相感激。虽以为「恨」,可也。乃效江李体,反其为情以写抑郁,而卒归于正。知我罪我,皆有所不避云。 明·皇甫汸《皇甫司勲集·巻二十九》:江淹作《恨赋》,李白拟之。余因作《恨诗》:世事年来与愿违,春深无语对花飞。曹王座上空陈伎,襄子桥边但请衣。镜里颜销恩宠薄,床头金尽结交稀。出师未报阴山捷,身没沙场竟不归。 淸·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巻十六·广恨赋》:昔江文通作《恨赋》,凄恻动人。但如秦帝穷奢极欲,沙丘告终,无所恨;李陵降北,生堕家声,亦无足恨也。惟是古今治少乱多,覆辙相迹,余推其恨而广之,非独吊古生怆,亦以志鉴诫之意尔。 淸·王士祯《精华録·巻六》:锦瑟年华西逝波,寻思往事奈君何。若为乞得江郎笔,应较文通恨赋多。 明·黄宗羲编《明文海·巻二十·叶良佩〈吊古赋〉序》:尝读江文通《恨赋》,而莫喻其意。夫文通之恨,尠矣!奚以赋为!乃予读之则戚戚然,若有创于其心者。于是遂祖袭其制,作《吊古赋》云。() 淸·何焯《义门读书记·巻四十五》:江文通《恨赋》。文通之赋,自为杰作绝思。若必拘限声调,以为异于屈宋,何以异于三百篇也?「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注:「心」当云「危」;「涕」当云「坠」,江氏爱奇,故互文以见义。按此可标举以为对法。 淸·陶元藻《泊鸥山房集》《书江淹恨赋后》:不如《别赋》远甚。其赋别也,分别门类,摹其情与事,而不实指其人,故言简而该,味深而永。《恨赋》何不自循其例也?古来恨事如勾践忘文种之功,夫差拒伍胥之谏,荆轲不逞志于秦王,范增竟见疑于项羽,此皆恨之大者,概置勿论,挂漏之讥,固难免矣。且所谓恨者,此人宜获吉而反受其殃,事应有成而竟遭其败,衔冤抱恨,为天下古今所共惜。非揣摩一己之私,遂其欲则忻忻,不遂其欲则怏怏也。秦王无道,固宜早亡,何恨之有?若赵王受虏、敬通见黜、中散被诛,自周秦两汉以迄于齐,类此者不胜枚举焉。李陵之恨,不能写得淋漓剀切。明妃以毛延寿颠倒真容,遂致绝宠君王、失身塞外,痛心疾首,其恨全属于斯,今只言「陇雁」云云,凡出塞者人人如此,即乌孙公主、蔡文姬,何尝不领兹凄楚? 许梿总评云:「通篇奇峭有韵,语法俱自千锤百炼中来,然却无痕迹。至分段叙事,慷慨激昂,读之英雄雪涕。」 淸·浦起龙《古文眉诠》:江郎恨、别两赋并称。写恨如蚕死蜡灰,无还境矣,故不录。录《别赋》。行者居者,别时别后,八面凄其。 淸·于光华《评注昭明文选》引(明)孙纩曰::「古意全失,然探奇搜细,曲有状物之妙,固是一时绝技。」「借古事喻情,固自痛快。此亦是文通创作。」 近·李详《媿生丛录·巻三》:江文通《恨赋》:「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本当云「坠涕」、「危心」,江氏爱奇,故互文以见义(本李善说)。杜少陵《秋兴》诗:「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乃颠倒其语,便自不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江淹介绍和江淹诗词大全

诗人:江淹

字文通,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文章华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齐高帝......
复制作者 江淹
猜您喜欢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形式: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复制 纳兰性德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形式:

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 伤别易,恨欢迟。惜无红锦为裁诗。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

复制 晏几道 《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类型: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形式: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青青云粉妆。

复制 佚名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类型: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形式: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复制 温庭筠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娇女诗

形式: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 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 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举觯拟京兆,立的成复易。 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 从容好赵舞,延袖象飞翮。 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 顾眄屏风画,如见已指摘。 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赜。 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红葩缀紫蒂,萍实骤柢掷。 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 务蹑霜雪戏,重綦常累积。 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鬲。 翰墨戢闲案,相与数离逖。 动为垆钲屈,屐履任之适。 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 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复制 左思 《娇女诗》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