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起,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淡薄,连日光都变得寒冷。
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

注释
清孤:凄清孤独。
等闲:寻常、一般。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山中裹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裹景图。

  “晨起开门裹满山,裹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裹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裹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裹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做的诗歌。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为忌者所嘱不得入试”,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所以他经常在诗词作品中,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郑燮介绍和郑燮诗词大全

诗人:郑燮

清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进士。授范县知县,为人疏放不羁,日事诗酒。及调潍县,有政声。「以岁......
复制作者 郑燮
猜您喜欢

往日客钱塘住西湖颇久湖上山水丛林之胜至今犹形梦寐因缙上人来喜而问之二首 其二

形式:

昭庆法坛经几戒,净慈禅院若为参。 藕居花发何年盛,虎跑泉分孰处甘。 多少僧存灵隐寺,有无人到紫阳庵。 两高峰顶谁常住,拟欲从师一一谈。

复制 王慎中 《往日客钱塘住西湖颇久湖上山水丛林之胜至今犹形梦寐因缙上人来喜而问之二首 其二》

寄唐荆川二首 其二

形式:

铜官山下一溪横,知尔独多山水情。 最喜爰题蕉叶盛,不忧长饿蕨苗荣。 节垂日月嫌高甚,思抉烟云苦瘦生。 闲倚槁梧应自笑,本逃名却近时名。

复制 王慎中 《寄唐荆川二首 其二》

中秋夕东楼宴集用韵 其一

形式:

关山雁过晴天迥,凉气偏成鼓角哀。 岑寂欲寻娱目处,风流相命上楼来。 井参浸汉金波漾,雉堞窥湖玉镜开。 满席瑶华依锦绮,相看忍负手中杯。

复制 王慎中 《中秋夕东楼宴集用韵 其一》

寄赠周淀山太守

形式:

莆阳大守何淹滞,独把一麾老岭陲。 不惯逢迎遭客谤,耐消皮肉救民饥。 中堂空设悬鱼索,内舍曾无问绢儿。 与尔固然殊出处,论交此日最相知。

复制 王慎中 《寄赠周淀山太守》

送程舜敷编修坐谪高凉三首 其三

形式:

叠嶂连山遇海隅,茫茫云气接苍梧。 排阍叫辟虞神馆,告予微臣罪有无。

复制 王慎中 《送程舜敷编修坐谪高凉三首 其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