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 草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注释

苏幕遮: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墅:田庐、圃墅。 杳:幽暗,深远,看不到踪影。 萋萋:形容草生长茂盛。 庾郎年最少: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庾信留魏时已经四十二岁,当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 窣(sū)地:拂地,拖地。窣:拂,甩动。 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实为一物,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 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 长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饯别处。《白孔六帖》卷九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一切经音义》有「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王孙:贵族公子。 落尽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苏幕遮·草》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的词作。此词上阕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阕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苍凉之境。全词通过上下阕的对照,抒发了作者的惜草、惜春的情怀,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形象鲜明突出,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吴虑臣《能改斋漫录·卷十七·〈乐府·咏草词〉》:梅圣兪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词「金谷年年,乱生春色准为主」为美者,圣兪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云。欧公击节赏之。 清·王静安《人间词话》:人知和靖《点绛唇》、圣兪《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梅尧臣介绍和梅尧臣诗词大全

诗人: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
复制作者 梅尧臣
猜您喜欢

甘橘赞

形式:

节重履险,操贵有恒。 一树保荣,四运齐能。 在质惟美,于味斯弘。 异分南域,北则枳橙。

复制 王叔之 《甘橘赞》

夏潦省宅诗

形式:

风棹出天街,星言指沈室。 顿楫俄毁垣,恻然悼穷陌。 春为发大道,夏为溆潮拆。 贵者陋怀居,鄙人安朝夕。 生长数十载,幸佑见衰白。 堂遗孤孩音,庭馀笄龀迹。 入似聚族慰,出为里仁惜。

复制 任豫 《夏潦省宅诗》

晨风行

形式:

雾开九曲渎,风起千金堤。 岸回分野径,林际成牛蹊。 凫随落潮去,日傍绮霞低。 望日轻舟隐,瑟瑟远寒凄。 还眺小平急,宴语方难齐。

复制 王循 《晨风行》

萧谘议西上夜集诗

形式:

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衿袖三春隔,江山千里长。 寸心无远近,边地有风霜。 勉哉勤岁暮,敬矣事容光。 山中殊未怿,杜若空自芳。

复制 王融 《萧谘议西上夜集诗》

齐明王歌辞七首 其三 渌水曲

形式:

湛露改寒司,交莺变春旭。 琼树落晨红,瑶塘水初渌。 日霁沙溆明,风泉动华烛。 遵渚泛兰觞,乘漪弄清曲。 斗酒千金轻,寸阴百年促。 何用尽欢娱,王度式如玉。

复制 王融 《齐明王歌辞七首 其三 渌水曲》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