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全不怕:一作「全不惜」、一作「浑不怕」、一作「全不顾」。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托物言志诗的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藉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于谦介绍和于谦诗词大全

诗人: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复制作者 于谦
猜您喜欢

中秋试院和马新仲一首是夜无月

形式:

花落铜盘蜡炬残,风帘读卷未能安。 地分瓯越秋多雨,人在蓬莱夜更寒。 敬礼每烦陈俎豆,清谈仍喜接衣冠。 独无仙客知微术,天柱峰头借月看。

复制 贝琼 《中秋试院和马新仲一首是夜无月》

送王克让归湖南侍亲并柬李中卿县丞

形式:

五两风生楚客归,梦魂先已到庭闱。 九疑舜冢苍梧野,三国周郎赤壁矶。 天地茫茫人自老,古今历历鸟空飞。 若逢李白烦相问,别后平安一字稀。

复制 贝琼 《送王克让归湖南侍亲并柬李中卿县丞》

五月三日登阁东望青溪白莲粲然如雪倚久之为赋

形式:

地清无暑即蓬莱,高阁披襟亦快哉。 楚树日沉风北起,钟山云合雨东来。 枇杷子熟三时过,菡萏花高一色开。 今夜夜凉无限思,吹箫人在凤皇台。

复制 贝琼 《五月三日登阁东望青溪白莲粲然如雪倚久之为赋》

过王景修

形式:

不识沧洲路,还经白石矶。 林深烟似织,江黑雨初飞。 野店多先闭,渔舟独未归。 幽人宅已近,薄暮扣柴扉。

复制 贝琼 《过王景修》

旧宅

形式:

甲第无人住,萧萧风雨寒。 树阴交绣户,苔色上来栏。 舞鹤犹思主,鸣蛙亦为官。 豪华易消歇,都作梦中看。

复制 贝琼 《旧宅》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