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韵序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章移反)、脂(旨夷反)、鱼(语居反)、虞(语俱反)共为一韵,先(苏前反)仙(相然反)、尤(于求反)、侯(胡沟反)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消疏缓。萧、颜多所决定。魏著作谓法言曰:“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为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后博问英辩,殆得精华。于是更涉馀学,兼从薄宦,十数年间,不遑修集。今返初服,私训诸子弟,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屏居山野,交游阻绝,疑惑之所,质问无从。亡者则生死路殊,空怀可作之叹;存者则贵贱礼隔,以报绝交之旨。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剖析毫厘,分别黍累。何烦泣玉,未得悬金。藏之名山,昔怪马迁之言大;持以盖酱,今叹扬雄之口吃。非是小子专辄,乃述群贤遗意,宁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开皇初年的时候,仪同刘臻等八个人一块到法言家里做客。夜深酒足之后,大家谈论起了音韵。因为(前代和当代以及)现在各地的语音和声调不同,各种韵书的取舍也就不相同。南方音过于清浅,北方音含有更多的重音浊音;西北地区把去声读为入声,西南地区的平声则读得类似去声。有把支、脂、鱼、虞看作同一个韵的,还有把先、仙、尤、侯共用一个上字来切的。如果为了临文用韵的便利,那么清浊就可通用;但如果要剖析声韵,那么就需要区分轻音和重音了。在这些方面,吕静的《韵集》,夏侯泳的《韵略》,阳休之的《韵略》,周思言的《音韵》,李季节的《音谱》,杜台卿《韵略》等韵书的描述相互不同(甚至矛盾)。南方的韵书取韵和北方大不相同。于是我们讨论南北方读音不同与古今语音的相同和差别之后,打算进一步来选择精精炼准确的标准,除去舒缓之类含糊的记音词语。其中,萧该、颜之推作了较多的决定。魏彦渊对法言说:“向来都是讨论难处,既然有疑点的地方都解决了,为什么不随着我们的讨论把它们记录下来呢?我们几个人定下来的就算是确定了的。”陆法言于是在灯下提笔粗略地记录了纲要。后来请教了许多懂音韵的人,得到了音韵学的精华,于是进一步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加上担任小官,十几年间,一直没有时间整理那晚所记的东西。现在获罪被降为平民,私下里教育弟子们说,只要作文章想有辞采,就必须明白声韵。我现在隐居在山野里,交往游学阻隔断绝,有疑问迷惑的地方,却无处询问。以前的朋友们,亡故的已经和我生死异路,我空有让他们复生的叹息;活着的因为贵贱不同路的道理和我疏远了,我拥有与他们绝交的意旨。于是取来各种韵书和古往今来的字书,按照那晚所记的提纲,编辑成五卷本《切韵》。分析区别了语音中细小的差别与轻微的不同。没有卞和“泣玉”的执着,也没有吕不韦悬金求人指瑕的自信。写的书只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我曾经奇怪司马迁为什么敢说这样的大话;笑而不应刘歆怕写的书会被人“持以盖酱”的苦恼,我现在嘲笑这是因为扬雄口吃不能回答。我编辑《切韵》并不是擅自独行,而是叙述众多贤人的遗命。怎么敢奢望让这书在世上流行呢?但求只用于教授自家的子孙。写这篇序是辛酉年,也就是大隋朝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切韵序》是语言学著作《切韵》的序言。这篇序言介绍了作者陆法言编纂《切韵》的缘起和背景,其中提出了对于古今韵律学的深刻见解,作为全书的提纲挈领。《切韵》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因此,它成了汉语音韵学的第一经典。隋人陆法言于隋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成。 《切韵》全书分一百九十三韵,按平、上、去、入分五卷。它是中古音的代表性韵书,它所代表的音系被看作整个语音史的中枢,用它可以上推古音、下探今音,是研究历代音系和现代各方言音系的首要参照系统。因此,它成了汉语音韵学的第一经典。它的体例为后来的切韵系韵书所继承。 关于原文中“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里边的“古”字是否补出的问题,有两种看法,现补充如下: (一)不应该补入原因: ①明末陈第在《毛诗古音考》里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也……”直到此时,古今语音存在差异的问题才正式被提出,陆法言当时应该尚未意识到这一点,当时今人以今之观点校订时所误加; ②文章内证:“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的下文,列举的是各地方言的语音差异,而没有列举古今差异;举前代韵书也只是看作横向差异,而非纵向比较。 (二)应该补入原因: ①不能那么绝对的看问题,现存文献虽证明陈第正式提出“音有转移”,但此前人们未必就没意识到这点; ②文章内证:下文提到的“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即表明隋人已经意识到这古今差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陆法言

隋朝音韵学家,名词,以字行,临漳(今河北临漳南)人。隋文帝开皇初年,与刘臻、萧该、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八人讨论音韵学,评议古今是非。陆法言在仕途上不顺,但潜心学问却使其在中国......
复制作者 陆法言
猜您喜欢

答友见锡鬯垂示山左见怀之篇

形式:

燕市陈情客未还,故人相见慰愁颜。 曾迟剑舄京华外,却赋榛苓海岱间。 存没诸公皆断梗,乱离九塞各严关。 尚须前箸呼闾阊,西望白云何处山。

复制 李因笃 《答友见锡鬯垂示山左见怀之篇》

亭林先生寓曲沃卧病小愈走书相闻即遣使起居奉诗其一

形式:

涧树东连岳树深,先生前寓华阴。相思北接太行岑。 《蒹葭》傥触居关兴,《蟋蟀》偏工入冀吟。世易繁霜应有道,天留硕果定何心。 晨星落落长蒿目,忍使寻盟负断金。

复制 李因笃 《亭林先生寓曲沃卧病小愈走书相闻即遣使起居奉诗其一》

永明奇后阁谒九莲观音为神宗母孝定李太后恭制长歌

形式:

太行西北山北来,中有凌空之高台。月挂苍岩龙虎啸,云生赤迹风雷哀。 千松万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纵目清凉在霄汉,抠衣灵鹫逼蓬莱。 鹫岭后阁屹如峰,九莲阁中瞻圣容。庄严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为恭。 炎山忽飘孤屿雪,静夜时落翠微钟。秋色苍茫吊余址,夕阳明灭怀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载,太后斋居多光彩。内启祠尝恩不遗,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台禅龛近京辅,两宫敕赐兼鼎鼐。时移物换凋碧梧,篆冷灰飞逐沧海。 出门惟睹白雪飞,涧水松风听不违。攀弓抱剑悲相向,鹤驾鸾旗久未归。 此刹翻同灵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见画壁金铺光照眼,贝花隐隐发灵机。

复制 李因笃 《永明奇后阁谒九莲观音为神宗母孝定李太后恭制长歌》

过前中尉子斗先生旧第有感

形式:

碧瓦堂还在,金闺籍已更。 萋萋秋草合,惨惨暮霜明。 一老悲刘向,三闾吊屈平。 城南寻别墅,转托旧坊名。

复制 李因笃 《过前中尉子斗先生旧第有感》

席上呈傅徵君

形式:

江海英风老渐疏,菊松高枕送居诸。 野航惯载看山屐,春帖曾无乞米书。 灿灿《紫芝》存古调,番番黄发长朋车。 兔爰中谷遥回首,蝴蝶庄生各有初。

复制 李因笃 《席上呈傅徵君》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