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注释

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 至:到。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晋陶潜《咏荆轲》:“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雁群:大雁的群体。 朝:凌晨。 庭树:庭园的树木。 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汉焦赣《易林·损》:“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不利孤客,为心作毒。”这里指诗人自己。闻:听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表面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其妙处在于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而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李云: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最深。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克曰:人情之真,非老于世故者不能道此。 《删订唐诗解》:唐汝询曰:秋风起而雁南矣,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吴昌棋曰:用意最妙。 《唐诗笺注》:谁不闻而曰“最先闻”,孤客触绪惊心,形容尽矣。若说“不堪闻”,便浅。 《诗法易简录》:李锳:咏秋风必有闻此秋风者,妙在“最先”二字为“孤客”写神,无限情怀,溢于言表。 《唐诗归》:钟惺云:“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 《唐诗别裁集》:沈德潜:“若说‘不堪闻’,便浅。” 《唐诗笺要》:梦得《鄂渚留别》末云:“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情思不剧,与此诗皆陶冶乐府而得。 《唐诗选胜直解》:风无形,随四时之气而生,曰何处惊之也。秋风秋雁并在一时,若风送之者然,况万物经秋,皆将黄落逐臣孤客,无难为情,曰“入庭树”,曰“最先闻”,惊心更早,宋玉悲秋,略与仿佛。 《诗境浅说续编》:四序迭更,一岁之常例,惟乍逢秋至,其容则天高日晶,其气则山川寂寥。别有一种感人意味,况天涯孤客,入耳先惊,能无惆怅?苏颋之《汾上惊秋》,韦应物之《淮南闻雁》,皆同此感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禹锡介绍和刘禹锡诗词大全

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复制作者 刘禹锡
猜您喜欢

瞿五丈星卿挽词四首 其二

形式:

少年民誉巳清流,晚节孤风更寡俦。 宦况萧闲如漫叟,家居恭谨类恬侯。 畦蔬过雨亲芟撷,书草篝灯重勘雠。 叹息斯人今不作,笭箵自上钓鱼舟。

复制 钱谦益 《瞿五丈星卿挽词四首 其二》

天启乙丑五月奉诏削籍南归自路河登舟两月方达京口涂中衔恩感事杂然成咏凡得十首 其九

形式:

单舸冲风滞楚州,淮阴南下又无舟。 谁人解唱公无渡,对此真令我欲愁。 黑浪粘天排宋鹢,赤云夹日炙吴牛。 频年跨下桥边水,照我劳劳巳白头。

复制 钱谦益 《天启乙丑五月奉诏削籍南归自路河登舟两月方达京口涂中衔恩感事杂然成咏凡得十首 其九》

辛未元日次除夕韵

形式:

流年赴壑值斯晨,历落艰危五十春。 已与昌黎同命主,更推渤海作诗神。 移山莫问河滨叟,卜宅还招栗里邻。 拜罢北堂无一事,商量蜡屐伴高人。

复制 钱谦益 《辛未元日次除夕韵》

嘉定李茂初风雪中自南翔过访不值而去留诗盈帙顷复枉和初夏次韵诗见怀遂依韵奉答首章伤长蘅之逝而末章则期茂初之来茂初长蘅之兄也 其一

形式:

疁水池塘草又深,檀园园柳蔚成林。 新桐但引清晨恨,落叶空惊独夜心。 佳句见君还仿佛,欢悰除梦可追寻。 剧怜一掬南翔泪,两度西风忍到今。

复制 钱谦益 《嘉定李茂初风雪中自南翔过访不值而去留诗盈帙顷复枉和初夏次韵诗见怀遂依韵奉答首章伤长蘅之逝而末章则期茂初之来茂初长蘅之兄也 其一》

赠张五叔维

形式:

几枝柽柳半床尘,门外青山过雨新。 送米僧来尝共食,乞花客至已忘贫。 屋如韩愈诗中句,身是王维画里人。 一曲洞箫判尽醉,桐华满地月如银。

复制 钱谦益 《赠张五叔维》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