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译文及注释

直译
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
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韵译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处登临。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从古到今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
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父吟。

注释
客心:客居者之心。
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
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
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
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
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
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
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
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是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宠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
还:仍然。
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
梁父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父”通“甫”读三声fǔ 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的歌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提挈全篇,“万方多难”,乡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的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玉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乡反衬手法。的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乡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玉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高古今”,诗人从登楼看见的景色开始写起,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河景观。锦江水夹带着朝气盎然的春色从天地间奔腾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不定,这使诗人联想到了动荡不安的国家,那浮云飘移就像乡古今世势的更替高幻。上句从空间上扩展,下句从时间上蔓延,这样延展开来,顿然形成了一片宏阔悠远的意境,包括诗人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民族历史的回忆。并且,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而诗人偏偏向西北方向望去,可见,诗人心怀国家,此时,他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主要写国家战事。诗人登楼远眺,由浮云想到了国家现时情况,虽然大唐朝廷风雨动荡,但代宗又回到了长安,可见“终不改”,这照应了上一句的“高古今”,语气中流露了诗人”烈的爱国之情。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的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的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乡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诗人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的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乡玉刘禅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高楼落日,忧虑满怀,却只能靠吟诗来聊玉自遣。

  全诗寄景抒情,将国家的动荡、自己的感怀和眼前之景融合的了一起,相互渗透,用字凝练,对仗工整,语势雄壮,意境宏阔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的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锤炼。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高”,浮云如白云高苍狗,世事如沧海高桑田,一字双关,引发读者作联翩无穷的想象。五句的“终”,乡“终于”,乡“始终”,也乡“终久”;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七句的“还”,乡“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极大轻蔑。只有末句,炼字的重点放的第三字上,“聊”乡“不甘如此却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与第二句的“此”字遥相呼应。

  尤其值得读者注意的乡,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的诗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乡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了意境的立体感。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乡远处的景物;开端的“花近高楼”却近的咫尺之间。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

  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人浦起龙评论说:“声宏势阔,自然杰作。”(《读杜心解》卷四)沈德潜更为推崇说:“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唐诗别裁》卷十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当时诗人已在四川居住了五年。此诗国家内忧外患,后听说好友严武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欣喜不已。在一个暮春,诗人登楼凭眺,有感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高楼满怀伤感看繁花,万方多艰难令人触目惊心。 在这战乱时候我登上此楼,世事如玉垒山变幻的浮云。 圣朝就像北极星永保气运,盗寇侵河山只能徒劳兴叹。 可怜后主只剩祠庙可归还,姑且在黄昏时吟诵《梁甫吟》。

注释

客心:客居者之心。 登临:登高观览。临,从高处往下看。 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 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 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 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 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句:这位两句是说唐代政权是稳固的,不容篡改,吐蕃还是不要枉费心机,前来侵略。唐代宗广德年间九月,吐蕃军队东侵,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吐蕃,引导吐蕃人攻占唐都长安,唐代宗东逃陕州。十月下旬,郭子仪收复长安。十二月,唐代宗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进攻,占领了松州、维州等地。 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 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事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荣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成都锦官门外有蜀先主(刘备)庙,西边为武侯(诸葛亮)祀,东边为后主祀。还,仍然。 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 梁甫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这里代指此诗。。《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聊以吟诗以自遣。这里的《梁甫吟》即指这首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寄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融山川古迹、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都从空间着眼,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石林诗话》: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常恨无复继者。 《瀛奎律髓》:老杜七言律诗一百五十九首,当写以常玩,不可暂废。今“登览”中选此为式。“锦江”、“玉垒”一联,景中寓情;后联却明说破,道理如此,岂徒模写江山而已哉! 《唐诗品汇》:刘云:“先主庙中乃亦有后主,此亡国者何足祠!徒使人思诸葛《梁父》之恨而已。《梁甫吟》亦兴废之感也。武侯以之。” 《唐诗归》:谭云:“常人以‘花近高楼’,何伤心之有?心亦有粗细雅俗,非其人不知。”鍾云:“对花伤心,亦诗中常语,情景生于‘近高楼’三字(首句下)。”鍾云:“动不得,却不板样(‘锦江春色’二句下)。”鍾云:“七字蓄意无穷(‘可怜后主’句下)。” 《杜臆》:此诗妙在突然而起,情理反常,令人错愕;而伤之故,至末始尽发之,时竟不使人知,此作诗者之苦心也……首联写登临所见,意极愤懑,词犹未露,此亦急来缓受,文法固应如是。言锦江春水与天地俱来,而玉垒云浮与古今俱变,俯视宏阔,气笼宇宙,可称奇杰。而佳不在是,止借作过脉起下。云“北极朝廷”如锦江水源远流长,终不为改;而“西山寇盗”如玉垒浮云,悠起悠灭,莫来相侵。……“终”、“莫”二字有微意在。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拘情景便非高手。”查慎行:“发端悲壮,得笼罩之势。”纪昀:“何等气象!何等寄托!如此种诗,如日月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无名氏(乙):“起情景悲辏,三、四壮丽不板,五、六忠赤生动,结苍深,一字不懈,殆亦可冠长句。” 《唐诗镜》:三、四空头,且带俚气,凡说豪、说霸、说高、说大、说奇、说怪,皆非本色,皆来人憎。第五句有疵,结二语浑浑大家。 《杜诗集评》:李因笃云:“造意大,命格高,真可度越诸家。” 《唐诗训解》:起二句呼应。后六句皆所以伤心之实。因登楼而望西北,上句有兴亡之感,落句公以自况。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三、四宏丽奇幻,结含意深浑,自是大家”,蒋一葵曰:“起二句呼应,后六句皆所以伤心之实。第三句野马絪缊,极自万里;第四句苍狗变化,瞬息千年。五、六因登楼而望西北,末上句有兴亡之感,落句自况。”徐中行曰:“天地、古今,直包括许多景象情事。”郭浚曰:“此诗悲壮,句句有力,须看他用字之妙。”黄家鼎曰:“触时感事,一读一悲怆。”周珽曰:“酸心之语,惊心之笔,落纸自成悲风凄雨之状。” 《唐风定》:胸中阔大,亦自诸家不及。 《杜诗详注》:朱瀚曰:“俯视江流,仰观山色,矫首而北,矫首而西,切登楼情事;又登楼以望荒祠,因念及卧龙一段忠勤,有功于后主,伤今无是人,以致三朝鼎沸,寇盗频仍,遂彷徨徙倚,至于日暮,犹为《梁甫吟》,而不忍下楼,其自负亦可见矣。” 《唐诗归折衷》:吴敬夫云:“气色语,然已藏下感时意矣(‘玉垒浮云’句下)。”唐士雅云:“警吐蕃须峻,三字甚健。”敬夫云:“词气太婉,于情事未称(‘西山寇盗’句下)。” 《唐诗贯珠》:五、六与“今”字有血脉,结则吊古之意。 《唐宋诗醇》:申涵光曰:“‘北极’、‘南山’二语,可抵一篇《王命论》。” 《唐诗别裁》: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杜诗镜铨》:首二句倒装突兀。李子德云:“造意大,命格高,真可度越诸家。”吴东岩曰:“‘可怜’字、‘还’字、‘聊为’字,伤心之故,只在吞吐中流出。” 《唐诗近体》:律法甚细,隐衷极厚,不独以雄浑高阔之象,陵轹千古。妙在倒装(“花近高楼”二句下)。 《增订唐诗摘钞》:次句只了“伤客心”三字。下最难接。看此词句浑雅,而兴韵无亏,绝不堕怒骂一流。首二句在后人必云:“花近高楼此一临,万方多难客伤心。”盖不知唐贤运意曲折,造句参差之妙耳。若尾联之寓意保曲,更万非所及。全诗以“伤客心”三字作骨。 《网师园唐诗笺》:雄浑天成,茏罩一切。钱笺谓代宗任用程元振、鱼朝恩致蒙尘之祸,故以后主之任黄皓比之。 《历代诗法》:虚处取神,其实一字不闲投,逐句接递,故为奇绝。 《岘佣说诗》: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装一转,“万方多难此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便是平调。此秘决也。 《唐七律选》:自“花近高楼”起便意兴勃发。下句虽奇廓,然故平实有至理,总是纵横千万里,上下千百年耳(首四句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杜甫介绍和杜甫诗词大全

诗人: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
复制作者 杜甫
猜您喜欢

赠朱少南别二首

形式:

朱君精到古人趣,踏遍东南称独步。 只今应诏非乏材,预烦拈出栋梁具。

复制 李吕 《赠朱少南别二首》
类型:

乙巳四月比屋多疹痘疟痢间作五月尽犹未已病者延绵在寝治疗不获其法往往失生理殊可悯痛乃作民病书事一首以纪之

形式:

去年秋冬交,白昼雷虺虺。 隆冬忽暄燠,青红开百卉。 雨泽不时下,快雪倾复霁。 井泉傍射鲋,涧水通一遂。 春风二月前,行人汗流背。 倏来夏初中,遽变素商气。 稻谷已三布,时过未针水。 复衣日犹寒,重衾夜增被。 燮理失其节,老弱生疵疠。 疹痘无间然,否则得痎痢。 十室闻九病,颜色非人类。 明晨温风届,风候尚云尔。 只愁淫雨歇,炎威火争炽。 烁石更流金,暴烈摧万汇。 皇天本至仁,长怀好生意。 恢网疏不漏,盖高卑听视。 夫谁执其柄,悖谬乃倒置。 感召厥有由,下民亦何罪。 我欲借扶摇,剖心叩玉陛。 九关群虎守,未许凡骨诣。 愿天回光鉴,肃正天之纪。 甲庚先后三,寒暑无骤至。 春荣不妄施,秋敛仍合义。 四序蔑侵陵,功成顺常理。 三垣拱帝座,百辟森列位。 星辰各授职,钧播岂私遗。 巽风司号令,罔或轻行止。 雷霆秉鈇钺,歼殛必奸宄。 膏润到焦枯,阳和不择地。 幅员几万里,一一防壅蔽。 日月黄道明,泰阶平如砥。 丰穰被率土,寿域包遐迩。 闾阎礼逊兴,鼠偷自不起。 吾皇免焦劳,邻敌望风靡。 圣世作幸民,请从今日始。

复制 李吕 《乙巳四月比屋多疹痘疟痢间作五月尽犹未已病者延绵在寝治疗不获其法往往失生理殊可悯痛乃作民病书事一首以纪之》
类型:

题七者寮

形式:

莹心冽寒泉,砥节介如石。 本无市朝念,自与红尘隔。

复制 李吕 《题七者寮》

题东寮

形式:

羲和鞭日驭,发轫自旸谷。 道人耕寸田,开窗纳馀燠。

复制 李吕 《题东寮》

题君山爱松轩

形式:

青青窗外松,高下如羽盖。 不论霜雪晨,屹立风雨外。 深根养茯苓,千岁坐可待。 世情苦炎凉,一日几变态。 此物独坚贞,雅志在久耐。 清声万壑传,时奏庄生籁。

复制 李吕 《题君山爱松轩》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