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梅幽禽

梅花出修竹,照影清溪深。
微风散寒香,上有幽栖禽。
扁舟载我来,春色不用寻。
驱童贳村酒,老瓦随意斟。
兴酣岸乌巾,大啸唤老林。
明月在青天,霜气袭衣襟。
归来草堂静,独坐弹鸣琴。
王冕介绍和王冕诗词大全

诗人: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
复制作者 王冕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蓖麻

形式:

气味 (子)甘、辛、平、有小毒。 主治 半身不遂,失音不语。取蓖麻子油一升、酒一斗,在铜锅中煮熟,细细服下。 口目歪斜。用蓖麻子仁捣成膏,左边斜则贴右,右边斜则贴左。有效。 风气头痛。用乳香、狎麻仁等分,捣成饼,贴太阳穴。又方:蓖麻仁半两、枣肉十五枚,捣涂纸上,卷成筒子插入鼻中,有清鼻滋流下即愈。 鼻塞不通。用蓖麻子仁二十粒、在枣(去皮)一枚、捣匀,棉裹塞鼻中。一天换药一次。三十天以后,鼻通,嗅觉恢复。 急性喉痹,牙关咬紧。用蓖麻仁研烂,纸卷作筒,烧出烟,熏吸喉部,此方名“圣烟筒”。 咽中疮肿。用蓖麻子仁一枚、朴硝一一,同研细,新汲水送服,连进二、三服,很见效。 水气胀满。用蓖麻子仁研细,加水得三合,清晨一顿服尽,中午有青黄水排出。身体强壮的人,蓖麻子可服五粒。 脚气病。用蓖麻子七烂,去壳,研烂,同苏合香调匀贴足心,痛即止。 小便不通用蓖麻仁三烂,研细,包成纸捻,插入尿道,即通。 子宫脱出。有蓖麻子仁、枯矾、等分为末,铺纸上,把子宫托入;同时以蓖麻子仁十四枚,研成膏涂顶心。 催生下胎(不拘生胎死胎)。用蓖麻子二个、巴豆二个、麝香一分,共研匀,贴脐上并足心。 一切毒肿。用蓖麻子仁捣烂,敷患处。 疠风(鼻塌下,手指弯曲,指节疼痛,渐至断落)。用蓖麻子一两,去皮,黄连一两,锉如豆大,同泡在水一升中,几日后,取蓖麻子一枚劈破,以泡药的水送服。以后蓖麻子有得每次可增到四、五枚。肚子稍泻,并不碍事,泡药的不用完后,可添加新水。两月肥后,试吃大蒜猪肉。用如不发病,即服药已经收效。如仍发病必继续服药。 瘰疬结核。用蓖麻子炒,去皮,每睡时服二、三枚,有效。但一生不可再吃炒豆。 肺风面疮(起白屑或微有赤疮)。用蓖麻子仁五十粒,白果、枣各三个、瓦松三钱、皂角一个,共捣烂,做成团子,用以洗面。 脸上雀斑用蓖麻子仁、蜜陀僧、硫磺和呈钱,共研为末。以羊脑髓和匀,每夜敷斑上。 突然耳聋。用蓖麻子一百个,去壳与大枣十五枚,一起捣烂,稍加人乳,做成锭子。用时取一枚裹棉花中塞耳内。一天换药一次。以二十日病愈。 汤火伤。用蓖麻子仁蛤粉,等分为末,汤伤以油调搽,火灼以水调搽。 附方 蓖麻叶:有毒,能治脚气风肿,止鼻血,亦治痰喘咳嗽。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蓖麻》

本草纲目 · 草部 · 菝葜

形式:

释名 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肺劳风热。用天门冬(去皮、心)煮食,或查干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风颠发作(耳如蝉鸣,两胁牵痛)。用天门冬(去心、皮),晒干,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宜久服。 小肠偏坠。用天门冬三钱、乌药五钱,水煎服。 痈疽。用天门冬三、五两,洗净,捣细,以好酒滤取汁,一次服下。未效,可再次服药,必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菝葜》

本草纲目 · 草部 · 防己

形式:

释名 解离、石解。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皮肤水肿(水气在皮肤中,按之下陷,但不怕风)。用防己、黄芪、桂枝各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三两,混合后,每取一两,加水一升,煎成半升服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防己茯苓汤”。 关节风湿微肿。用防己一两、黄芪二两二钱半、白术七钱半、炙甘草半两,共锉为末。每取五钱,加生姜四片、枣一枚,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过一段时候再服。此方名“防己黄芪汤”。 小便淋涩。用木防己、防风、葵子各二两,捣碎加水五升,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此方名“三物木防己汤”。 喘满(心不痞坚,面黑,脉沉紧)。用木防己三两、人参四两、桂枝二两、石膏如鸡蛋大者二枚,加水六升煮成二分,分次服。如无效,可去石膏,加硭菹三钱。 伤寒喘急。用防己、人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桑白汤送下。 肺痿喘嗽。用汉防己二钱,加浆水一碗,煎至七成,细细饮服。 咯血多痰。用汉防己、葶苈,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糯米汤送下。 堆乱吐利。用防己、白芷,等分为末,水冲服二钱。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防己》

本草纲目 · 草部 · 酸模

形式:

释名 山羊蹄、山大黄、餮芜、酸母、修、当药。 气味 酸、寒、无毒。 主治 治疥,去汗斑,杀皮肤小虫。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酸模》

本草纲目 · 草部 · 菖蒲

形式:

释名 昌阳、尧韭、水剑草。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癫阐风疾。用菖蒲捣成末。生前了三钱。 喉痹肿痛。用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服。 鼓胀(食积、气积、或血积)。用石菖蒲八两,锉细,斑蝥四两,去翅足,同炒黄后,去掉斑蝥,研为细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水送下。 肺损吐血用。用九节菖蒲末、白面等分,每服三钱,新汲水送下。一天服一次。 赤白带下。用石菖蒲、破故纸等分、共炒为末。繁服二钱,以菖蒲泡酒调服。一天服一次。 产后流血不止。用菖蒲一两半,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去渣,分三次服。饭前温服。 病后耳聋。用菖蒲汁滴耳中。 眼长挑针。用菖蒲根同盐一起,研为末,敷患处。 痈疸。用生菖蒲捣烂贴疮上。如疮干燥,则以菖蒲研末,加水调匀涂搽。 热毒湿疮(遍身生疮,痛而不痒,四肢更我,粘着衣被,不能安睡)。用菖蒲三斗,晒干,研为末,撒床上,令病人裸卧,遍体着药,再盖衣被,既不粘衣,又可得睡,其疮如失。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菖蒲》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