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注释

村居:广信书院本及四卷本甲集均无题,玆从《花庵词选》。 茅檐低小: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吴音:四卷本作「蛮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ǎo):老翁、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中儿:《花庵词选》作「中男」 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亡(wú)赖:《汉书·高帝纪》:「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朝未央宫,置酒前殿。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注云:「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狯为亡赖。」按:此处之「亡赖」作「顽皮」、「淘气」解。亡,通「无」。 卧剥:广信书院本作「看剥」,玆从四卷本及《花庵词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杨忠《辛弃疾词选译》:作者用轻笔淡墨,描绘了一幅农村的风俗画。辛稼轩的农村词,大部分是以写景为主,只有个别人物点缀其间,而此词则以人物为主体,描绘了和谐、美满,富有情趣的一家人,充满了生活气息。 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这是一首农村词,描绘了农村宁静安适的生活景象。纯用白描,直陈其事,表现人物情态特征,惟妙惟肖,请与盎然。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辛弃疾介绍和辛弃疾诗词大全

诗人: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
复制作者 辛弃疾
猜您喜欢

西江月

形式:

肃肃秺侯清慎,温温契苾知诗。能推恻隐救民饥。况乃义方教子。 宪府两飞鹗荐,士林竞赋怀辞。天门正美可前知。入侍钧天从此。

复制 张先 《西江月》

碧牡丹晏同叔出姬

形式:

步帐摇红绮。晓月堕,沈烟砌。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 镜华翳。闲照孤鸾戏。思量去时容易。钿盒瑶钗,至今冷落轻弃。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复制 张先 《碧牡丹晏同叔出姬》
类型:

忆江南 · 闺情

形式:

香闺内、空自想佳期。独步花阴情绪乱,谩将珠泪两行垂。胜会在何时。 厌厌病,此夕最难持。一点芳心无托处,荼蘼架上月迟迟。惆怅有谁知。

复制 张先 《忆江南 · 闺情》

汉宫春 · 蜡梅

形式:

红粉苔墙。透新春消息,梅粉先芳。奇葩异卉,汉家宫额涂黄。何人斗巧,运紫檀、剪出蜂房。应为是、中央正色,东君别与清香。 仙姿自称霓裳。更孤标俊格,非雪凌霜。黄昏院落,为谁密解罗囊。银瓶注水,浸数枝、小阁幽窗。春睡起,纤条在手,厌厌宿酒残妆。

复制 张先 《汉宫春 · 蜡梅》
类型:

诉衷情令 · 花前月下暂相逢

形式: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复制 张先 《诉衷情令 · 花前月下暂相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