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前芦苇杨柳丛生,好似江南汀洲。
溪边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将要到来,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间。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之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注释
咸阳:秦都城,唐代咸阳城与新都长安隔河相望。今属陕西。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汀洲:水边平坦的沙洲。
“溪云”句: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当年:一作“前朝”。
“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蒹葭”,即芦荻(蒹,荻;葭,芦),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中“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诗人有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作结,融情于景:“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此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卽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葉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注释

咸阳城东楼: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作「西门」。 咸阳:今属陕西。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卽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蒹,荻;葭,芦。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溪云初起日沉阁」句: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当年:一作「前朝」。 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渭水自东边而来。 「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一作「渭水寒光昼夜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瀛奎律髓》:一作「行人莫问前朝事,渭水寒光昼夜流」。尾句合用此十四字为佳。中四句与前诗(按指《骊山》诗)一同、皆装景而已。 《批点唐音》:此篇虽亦稍急,然下句均停,初学可入? 《唐诗镜》:《凌歊台》、《咸阳城东楼》,三四俱作仄调,以取轻俊,此其病与盛唐人好雄浑同。雄浑则气易不清,轻俊则格多不正,诗家要道,雅时中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弼列为四实体。周珽曰:创识由眼锐,创局由腕活。可怪读唐律者,多横据「晚唐」二字在胸,致使用晦辈此等诗便用卑调概视,吹毛索瘢,徒烦饶舌。 《删订唐诗解》:吴昌祺曰:拗句最为有致,然当时长安何至如此?诗人语多太过也。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仲晦,东吴人。蒹葭杨柳、生性长习,醉中梦中,不忘失也。无端越在万里,久矣形神不亲。今日独上高城,忽地惊心入眼。二句七字,神理写绝。不知是咸阳西门,真有此景?不知是高城晚眺,忽地游魂?三四极写独上「独」字之苦,言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如此怕杀人之十四字中,却是万里外之一人,独立城头,可哭也!二句只是一景,有人乃言山雨句胜于溪云句,一何可笑(前四句下)。秦苑也,秦人其何在?吾徒见鸟下耳,然而日又夕矣。汉宫也,汉人其何在?吾徒闻蝉鸣耳,然而叶又黄矣。孔子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今人问前人,后人且将问今人,后人又复问后人,人生之暂如斯,而我优羁万里耶(后四句下)? 《五朝诗善鸣集》:此等诗是最上乘。 《唐诗快》:如此凭吊,亦何可少! 《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朱东岩曰:许公,吴人也。蒹葭杨梆,习见有素,怀想已深。无端于千里之外,独上高楼,忽地惊心入眼,人可愁也。三四皆晚眺时景色,亦皆晚眺时愁思,云初起,日沉阁,雨欲来,风满楼,如此光景,高城晚眺,见之大可怕人也。「秦苑」、「汉宫」俱切咸阳……下一「夕」字、「秋」字,景况倍觉凄凉,感时怀古之意,岂能已乎! 《唐诗摘钞》:首尾全是思乡,却插入五六七三句纵横出入,全不碍手,唯老杜有此笔力。许,润州人,润州水乡,故有「似汀洲」语,犹言无端登水阁,有处似家山也。此时愁绪正在开里,况云起雨来,是增一倍凄切也。五六则尽其晚眺所至而极言之。 《唐三体诗评》:惨淡满目、晚唐所处之会然也。 《初白庵诗评》:吾于或《丁卯集》中只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语工于写景,而无板重之嫌。 《分甘馀话》:唐人拗体律诗……其一出句拗第几字,则偶句亦拗第几字,抑扬抗坠,读之如一片宫商,如许深「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搂」是也。 《唐七律选》:只七字、写得到,惜上句景次不甚嘹亮,「楼」、「阁」杂出不妥。(「山雨欲来」句下)。 《唐诗成法》:次联名句,「阁」、「楼」相犯,又重楼字。唐人往往有之,终是一病,在今日则不可。 《唐诗别裁》:恐落吊古套语,少陵怀古诗,每章各有结束。 《一瓢诗话》:悠扬细腻之至。 《网师园唐诗笺》:荒凉如绘(「溪云初起」二句下)。卽其写景运笔,足使人爱不忍释。 《此木轩唐五言律七言律读本》:三四可匹赵「残星」、「长笛」一联。 《龙性堂诗话续集》: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刘沧「半夜秋风江色动,满山寒叶雨声来」,语意工妙相似,亦相敌。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清妙。何义门:五六言秦亡于赵高,汉衰于石显,今何乃兼之也?纪昀:若专摘此二句(按指「溪云初起」一联),原自不恶。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三四绘景生动,自是名句,但「楼」、「阁」二字作对,殊觉草草。 《历代诗法》:三四机神凑合。 《五七言今体诗钞》:「溪云」一联固警句,然必当是咸阳景色耶?大抵用晦诗,似先得句,而后加题附合者然,此其病也。 《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一片铿锵,如金铃千百齐鸣。 《诗境浅说》:七句因云起而日沉,为诗心所易到。下句善状骤雨欲来,风先雨至之景,可谓绝妙好词(「溪云初起」二句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许浑介绍和许浑诗词大全

诗人:许浑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
复制作者 许浑
猜您喜欢

赠友人罢举赴辟命

形式:

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 好景采抛诗句里,别愁驱入酒杯中。 渔依岸柳眠圆影,鸟傍岩花戏暖红。 不是桂枝终不得,自缘年少好从戎。

复制 杜荀鹤 《赠友人罢举赴辟命》

乱后旅中遇友人

形式:

念子为儒道未亨,依依心向十年兄。 莫依乱世轻依托,须学前贤隐姓名。 大国未知何日静,旧山犹可入云耕。 不如自此同归去,帆挂秋风一信程。

复制 杜荀鹤 《乱后旅中遇友人》

赠休粮僧

形式:

自言因病学休粮,本意非求不死方。 徒有至人传道术,更无斋客到禅房。 雨中林鸟归巢晚,霜后岩猿拾橡忙。 争似吾师无一事,稳披云衲坐藤床。

复制 杜荀鹤 《赠休粮僧》

维扬春日再遇孙侍御

形式:

本为荣家不为身,读书谁料转家贫。 三年行却千山路,两地思归一主人。 络岸柳丝悬细雨,绣田花朵弄残春。 多情御史应嗟见,未上青云白发新。

复制 杜荀鹤 《维扬春日再遇孙侍御》
类型:

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

形式:

只共寒灯坐到明,塞鸿冲雪一声声。 乱时为客无人识,废寺吟诗有鬼惊。 且把酒杯添志气,已将身事托公卿。 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

复制 杜荀鹤 《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