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山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儋耳山高高耸立,使天空都显得狭小,其他山峰都不能与它一较雌雄。请您看看道路旁边的一块块奇石,全都是女娲炼来补天而剩下的五色石吧。

注释

儋(dān)耳山:儋州(今属海南)的主山,一名藤山,一名松林山。 隘(ài)空虚:使天空都显得狭小了。 他山:别处的山。 道傍石:即道旁石,道路旁边的石头。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苏过的话,说“道傍石”的“石”字当作“者”字,是传写之误。 补天:指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列子·汤问》及《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天柱折断,九州崩裂,大火、洪水不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儋耳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此诗是作者在游览海南儋耳山时所作,表达了他怀才不遇和理想难以施展的愤懑、痛苦和烦恼,但也不乏旷达乐观的感情。前两句写儋耳山卓而不凡,高峻突兀,直插云霄,远胜他山,表面写山,实质也写自己;后两句又写道旁石,用女娲补天典故鸣不平之意。全诗借物抒情,语言含蓄,以暗喻曲尽其意。篇幅虽然短小,但既写了山,又呼应人事,内容很丰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石”当作“者”,传写之误,一字不工,遂使全篇俱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南歌子·灵腑诸尘净

形式:

灵腑诸尘净,民山一气生。三田昼夜铁牛耕。鼓润风雷,金井长琼英。火力凭加减,冰肌应候烹。圆明方寸鬼神惊。悦畅仙童,饵讫恣飞行。

复制 王吉昌 《南歌子·灵腑诸尘净》
类型:

南歌子·极品轻肥贵

形式:

极品轻肥贵,金童列鼎雄。掀天声价暂时中。电转星飞,身没气随风。唾手惊前拙,装愚不作聪。元阳真秀紧修崇。九九功圆,平步玩蓬宫。

复制 王吉昌 《南歌子·极品轻肥贵》

南歌子·大药西南采

形式:

大药西南采,调和东北隅。火龙水虎奋天衢。七政枢机,斡转运琼酥。月窟喷香麝,冰壶迸玉珠。金童拈弄谒仙都。喜动天颜,赐寿等虚无。

复制 王吉昌 《南歌子·大药西南采》

南歌子·气射秋光冷

形式:

气射秋光冷,胸藏丽色风。腾身宛转离龙宫。趋造兰庭,笄岁喜和同。跨虎清溪里,驱乌皓月中。攒完鼎炼药成功。挥霍神通,无碍傲真空。

复制 王吉昌 《南歌子·气射秋光冷》

南乡子

形式:

符火应周天。加减无差达四禅。潜养铁牛喷玉蕊,功圆。 换骨回阳证妙玄。 般若有因缘。超上波罗意坦然。稳驾神舟归极乐,尘捐。 清净心摅出水莲。

复制 王吉昌 《南乡子》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