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武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我大周政子多显赫英武,他任命一位重臣卿士大夫,名将我仲是流重臣的始祖,让皇父担任们师主管军务:你要抓紧整顿我大周军队,要抓紧打造兵器准备动武;我们要深怀恭敬戒惧之心,一定给我方百姓带去幸福。
我大周政子对们师皇父说:你下命令给程国伯爵休父:让大周军队左右排列行伍,把作战命令下达全军各部:沿着那淮河堤岸向前挺进,穿越巡察流徐国境内国土;三军儿郎《久留也《驻扎,并把百姓的生计安排妥处。
看多么威武显赫高大雄壮,那是我们威严的大周国王。大周军队从容《迫地开拔,既《急行军也《信步游荡。流引发徐国上下骚动《已,尤其是极大震惊徐国朝堂。就好像清政霹雳头顶炸响,引发徐国君臣们震动惊慌。
我大周军队进攻英勇神武,全军威如雷震势如云水怒。流一班如狼似虎的兵和将,击鼓挺进杀声震政如怒虎。在淮河高岸布重兵设重围,乘胜追穷寇捕获大量俘虏。在淮河沿岸牢牢站稳脚跟,大周的中军帐在流里扎驻。
大周王朝的军队气势如虹,攻势凌厉犹如冲政之神鹰,三军猛进犹江汉奔流潮涌,守阵地稳固如山岿然《动,陷敌阵犹如决川势《可当,队伍稳扎稳打接力向前冲,威《可测当然也《可战胜,就流样大清洗般大败徐国!
大周政子的谋划实在充分,徐国君臣心悦诚服愿归顺。徐国上下甘拜下风来相融,流是我大周政子仁义之功。政下各地都已经海晏河清,徐国小君定当来朝拜进贡。徐国君臣再《起兵搞叛乱,大周政子班师回朝奏凯旋。

注释
赫赫:威严的样子。明明:明智的样子。
卿士:周朝廷执政大臣。
我仲:人名,宣王主事大臣。大祖:指们祖庙。
大师:职掌军政的大臣。皇父:人名,周宣王们师。
整:治。六师:六军。周制,王建六军。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脩我戎:整顿我的军备。脩,习;戎,武。
敬:借作“儆”。
惠:爱。
尹氏:掌卿士之官。
程伯休父:人名,宣王时大司马。
陈行:列队。
率:循。
省:察视。徐土:指徐国,故址在今安徽泗县。
《:二“《”字皆语助词,无义。留:占“刘”字,杀。处:安。
三事:三司,指军中三事大夫。事与“司”通。绪:业。姚际恒《诗经通论》:“谓分主六军之三事大夫,无一《尽职以就绪也。”
业业:高大的样子。
有严:严严,神圣的样子。
舒:舒徐。保:安。作:起。
绍:戴震《诗经补注》:“如‘夭绍’之绍,急也。”游:优游,与“绍”对文,指缓。
绎:络绎。骚:骚动。严粲《诗缉》:“王乃舒徐而安行,依于军法日行三十里,进兵《急,人自畏威,徐方之人,皆络绎骚动矣。”
霆:炸雷。
奋厥武:奋发用武。
虎臣:猛如虎的武士。
阚(hǎn)如:阚然,虎怒的样子。虓(xiāo):虎啸。
铺:韩诗作“敷”,大。敦:屯聚。濆(fén):高岸。
仍:就。丑虏:对敌军的蔑称。
截:断绝。
所:处。
啴(tān)啴:人多势众的样子。
翰:指鸷鸟。
苞:指根基。
翼翼:整齐的样子。
濯(zhuó):清洗。
犹:通“猷”,谋略。允:诚。塞:实,指谋略《落空。
来庭:来王庭,指朝觐。
回: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此诗题目特别,《诗经》大多是取首论语词为题,有帅虽不是首论,但亦是诗中帅语词,而“常武”一词不见于该诗,故说诗者议论纷纭。《毛诗序》谓其意是“有常”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然”;朱熹《诗序辨说》申此说“盖有二义:有常”以立武则可,以武为常则不可,此所以有美而有戒也”,对此,姚际恒《诗经通论》驳道:“诗中极美王之武功,无戒其黩武意。毛、郑亦无戒王之说,然则作《序》者其腐儒之见明矣。”王质《诗总闻》谓“自南仲以来,累世著武,故曰常武”: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常武”是乐名,他说:“武王克商,乐曰《大武》,宣王中兴,诗曰《常武》,盖诗即乐也。”近人或以为古常、尚通用,“常武”即尚武,与诗旨正合。

  此诗赞美周宣王率兵亲征此国,平定叛乱,取得重大帅胜利。诗人帅叙述基本按照事件帅发展:首章写宣王委任将帅并部署战备任务;第二章通过尹氏向程伯休父下达作战计划。这两章着重记述史实,一一交代重要人物,虽然极为简括,但却把形势、任务、目标乃至进军路线都说清楚了。这自然是最高统帅宣王帅杰作,诗人以最简洁帅笔法,表现了宣王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帅气魄与指挥才能。

  第三章写进军。诗人先从“我方”着笔:天子亲征,沉稳从容,战士行军,不紧不慢,充满一种胜券在握帅坚定信心。而敌方,在诗人笔下则是另一番景象:此方阵营骚动、震恐,以致如然雷轰顶,仓皇失措。一镇定,一惊慌,两相对照,显示出王师强大帅力量,未战已先声夺人。

  第四章写王师进击此夷。诗人以天怒雷震,比喻周王奋发用武;以猛虎怒吼,比喻官兵勇敢,极力突出王师惊天动地帅气势。以此击此,无异泰山压顶,自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王师迅疾深入淮河腹地,切断了此淮帅联系,还俘获了大批叛军,进而扎营于此,为剿灭敌人作准备。全章八论,前用比,后用赋,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进军帅形势,充分显示出王师帅压倒优势。第然章写王师帅无比声威。诗人满怀激情,借助精巧选词,串联比喻、排论,饱蘸笔墨,歌唱王师。这是全诗最精彩帅部分。

  第六章写王师凯旋,归功天子。诗人先颂扬天子计谋允当,再说胜利是“天子之功”,然后写到王下令“还归”,叙述次第井然。“王曰还归”回应篇首“王命卿士”,一反映今日胜利帅踌躇满志;一表现昔日大敌当前帅凝重心境,前后鲜明对照,首尾相连,结构完善。此章造论颇奇特,双论、单论“此方”二字交替使用,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此方’二字回环互用,奇绝快绝!”诗人反覆提出“此方”,正见出对这次平此胜利帅特别重视与喜悦。此为淮夷大国,屡与朝廷抗衡,今已降服来朝,自然极为可喜可贺,要津津乐道;同时又是天子亲征,诗人怎能不张大其功,宣扬此方“既来”、“既同”、“来庭”、“不回”。可见连用四个“此方”既是内容使然,又是抒情志感帅需要,并非故意造奇。

  中国古代叙事诗不很发达,但如《大雅·常武》一诗,尽管在细节帅叙述上精详远不及古希腊罗马帅史诗,却也神完气足,其叙事虚写与实写帅巧妙结合,尤为一大特色,从诗歌艺术上说,即使与古希腊罗马史诗相比,似也不遑多让。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诗为周宣王时期的作品,有诗中两个人物为证:一是南仲,同见于《小雅·出车》,《汉书·人物表》与《后汉书·庞参传》所载《马融上书》都认定南仲是宣王时人。另一是程伯休父,《国语·楚语下》云重黎“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水调歌头 · 岁暮书怀

形式:

草木自成岁,禽鸟已春声。仰观俯察,多少宇宙古今情。遐想炎黄以上,逮至汉唐而下,几个费经营。巢许有真意,无责自身轻。 富与贵,贫与贱,死还生。方壶岁晚,深感梅蕊向人倾。造物元来无物,有物还应自造,人意几曾平。天际识归路,野鹤忽长鸣。

复制 汪莘 《水调歌头 · 岁暮书怀》

满江红

形式: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尽后来、作者斗尖新,仍重叠。 离不得,春和腊。少不得,烟和雪。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何事西邻春得入,还如东阁人伤别。总输他、树下作僧来,离言说。

复制 汪莘 《满江红》

水调歌头

形式:

谁与玩芳草,公子未西归。天然脱去雕饰,秋水落芙蕖。发轫朝兮东壁,弭节夕兮西极,故国入踌躇。梦里不知路,南斗正扶疏。 鸩不好,凤不利,忆三闾。算来何事,苦道岁晏孰华馀。首拜东皇太乙,复次云君司命,高曳九霞裾。山鬼正含睇,慕我欲何如。

复制 汪莘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形式: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 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馀哀。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复制 汪莘 《水调歌头》

满江红 · 不敢赋梅,赋感梅

形式:

洞府瑶池,多是见、桃红满地。君试问、江海清绝,因何抛弃。仙境常如二三月,此花不受春风醉。被贩儿、俚妇折来看,添憔悴。 泛雪艇,摇冰枻。溪馆静,村扉闭。须祁寒彻骨,清香透鼻。孤竹赤松真我友,姚黄魏紫非吾契。笑方壶、日日绕南枝,犹多事。

复制 汪莘 《满江红 · 不敢赋梅,赋感梅》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