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独自靠在危亭子上,那怨情就像春草,刚刚被清理,不知不觉又已长出来。一想到在柳树外骑马分别的场景,一想到水边与那位红袖佳人分别的情形,我就伤感不已。佳人,上天为何赐你如此美丽?让我深深投入无力自拔?当年在夜月里,我们共同醉入一帘幽梦,温柔的春风吹拂着你我。真是无可奈何,往日的欢乐都伴随着流水远去,绿纱巾上的香味渐渐淡去,再也听不到你那悦耳的琴声。如今已到了暮春时令,片片残红在夜色中飞扬,点点细雨下着下着又晴了,雾气一片迷迷蒙蒙。我的愁思正浓,忽然又传来黄鹂的啼叫声,一声一声。

注释

八六子:杜樊川始创此调,因秦少游词有「黄鹂又啼数声」句,又名《感黄鹂》。 恨如芳草:五代·李后主《清平乐》:「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 刬(chǎn):同「铲」。 青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红袂(mèi):红袖,指女子,情人。 娉(pīng)婷:美貌,指美人。 「春风」句:唐·杜樊川《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捲上珠帘总不如。」 怎奈向:即怎奈、如何。宋人方言,「向」字为语尾助词。 销凝:消魂凝恨。 黄鹂:又名黄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词,怀念他曾经爱过的一个歌女。起为神来之笔,见景物而陡然逗起离恨,以铲尽还生的芳草比喻剪不断的离情,变故为新,用笔空灵含蓄。「念柳外」六句,回忆分别情景及往日欢娱,缠绵婉曲,意味无穷。以下几句再叙离恨,并融情入景,以飞花、残雨、黄鹂等幽美意象,衬托凄迷的感情,形容怀人虽无刻肌入骨之语,却于清淳中见沉着。这首词写离情并不直说,而是融情于景,以景衬情,也就是说,把景物融入感情之中,使景物更鲜明而具有生命力,把感情附托在景物之上,使感情更为含蓄深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秦观介绍和秦观诗词大全

诗人: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
复制作者 秦观
猜您喜欢

次韵和薛端公归故里之什二首

形式:

尚辍通儒外计筹,堂堂身岂等闲酬。 绮罗笑别文翁郡,锦绣荣归舜帝州。 贳酒村穿经树过,读书寺入翠岚游。 逍遥楼树家山逈,得意诗销此处留。

复制 魏野 《次韵和薛端公归故里之什二首》

悼鹤

形式:

谁折仙禽足,经旬致枉终。 雠宜天与报,恨使我难穷。 风月犹疑惨。园林顿觉空。 殷勤亲起塚,只在草堂东。

复制 魏野 《悼鹤》
类型:

灯花

形式:

岂假栽培力,自然殊众芳。 开非因雨露,落不为风霜。 鸡似残莺啭,蛾如宿蝶狂。 丹心尘岂染,明焰雾难藏。 堕睫客看懒,画眉人翦忙。 杏园游宴者,曾借我馀光。

复制 魏野 《灯花》

冬日书事

形式:

一月天不暖,前村到岂能。 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 松色浓经雪,溪声涩带冰。 吟余还默坐,稚子问慵应。

复制 魏野 《冬日书事》

冬日述怀

形式:

瘿枕闲欹苇箔褰,浩然情性雪晴天。 却嫌雏鹤饶声气,惊觉茅簷曝背眠。

复制 魏野 《冬日述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