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注释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那:为何。 北地:北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重阳节,王勃在异乡参加送别友人的宴会并登高回望故乡,他在诗中表明心中已经厌倦南方的愁苦,并将思乡之情寄托于鸿雁身上,表达了自己希望早日回到故乡的愿望。这首诗前两句交代背景,后两句将作者的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汝询《唐诗解》:唐人绝句类于无情处生情,此联(下二句)是其鼻祖。 周敬《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写登高旅况,情中想情,境中构境,不求刻画,自觉深微,当与杜审言《渡湘江》诗并美。彼以南窜,欲返无期,觉北流之可羡;此以南留,日久怀旧,惊北飞之搅思。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以他乡送客的情怀,写出佳节思乡的感慨,以北来鸿雁反衬南中人情,极写客中送客的忧伤情绪。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勃介绍和王勃诗词大全

诗人:王勃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复制作者 王勃
猜您喜欢

挽潘守

形式:

乡闾扶杖久,早岁誉兵间。 谁信白头叟,能柔赤脚蛮。 人言劳不报,公有道能闲。 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

复制 林希逸 《挽潘守》

梦寒斋

形式:

故人千载隔幽明,昨夜踌躇过数更。 握手不知为已死,掀髯犹更话无生。 海山兜率归何乡,漳浦咸阳寤自惊。 拥被长吟天未晓,满檐落月泪如倾。

复制 林希逸 《梦寒斋》

和萧教韵

形式:

声华六馆压群雄,独坐皋比信国工。 弟子三千徒共喜,法筵第一义尤公。 我开荐口惭如愈,守自知名盍敬融。 料得芹香留不住,会须班入大明宫。

复制 林希逸 《和萧教韵》

四月二十日得雨方足闻城间一祷即应沾渥久矣此馀波所及也再用前韵一首寄呈恕斋

形式:

晴云卷尽雨云飞,多谢元工已转机。 恳切敷陈绿封事,殷勤持送紫霞衣。 十连如佛仁均施,一念于民福可祈。 秧马既闲青遍野,摇摇争弄晚风微。

复制 林希逸 《四月二十日得雨方足闻城间一祷即应沾渥久矣此馀波所及也再用前韵一首寄呈恕斋》

再和后村得孙韵

形式:

含饴方乐燕嘉宾,画果犀钱胜擘麟。 老凤递看雏凤好,犹龙行见共龙人。 孙夸奇骨硗如玉,翁喜庞眉从以珍。 产有万金谁敌此,他山何羡器车银。

复制 林希逸 《再和后村得孙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