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类型:

译文及注释


注释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骑(jì)” 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初唐时期,每年元宵节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该诗第一句写灯,把灯比作“火树”和“银花”,表现出灯的辉煌。第二句写观灯的环境,既有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象,又有政治环境,即元宵佳节特许放宽禁区后市民可以信步漫游所带来的喜悦氛围。第三四句总写观灯盛况,抒发骑马逐月的欢乐情怀。第五六句细写游人盛景,歌舞妓们艳丽华美,杂于各色人之间,踏着“梅花落”曲子,唱着愉快的歌,把观灯之乐推向高潮。最后两句用“金吾不禁”和“玉漏莫催”来表达人们让欢乐继续下去的心愿,有力地烘托出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初唐繁荣,让人感到兴犹未尽,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本事诗》:宰相苏味道与张昌龄俱有名,暇日相遇,互相夸诮。昌龄曰:“某诗所以不及相公者,为无‘银花合’,故也。”苏有《观灯》诗曰:“火树银花合……”味道云:“子诗虽无‘银花合’,还有‘金铜钉’。”昌龄赠张昌宗诗曰:“昔日浮丘伯,今同丁令威。”遂相与拊掌大笑。 《瀛奎律髓》方回:味道武后时人,诗律已如此健快。古今元宵诗少,五言好者殆无出此篇矣。 《唐诗镜》:纤浓恰中。 《姜斋诗话》:“火树银花合”,浑然一气。 《唐诗成法》:此诗人传诵已久,他作莫及者。元夜情景,包括已尽,笔致流动。天下游人,今古同情,结句遂成绝调。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先生曰:三、四故是爽笔。“秾李”“落梅”工切,便极见妍姿。结语得“金”、“玉”字小对,弥足增致;他处金玉纁黄、藻丽堆垛者,又复无致。此所须辨矣。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真正盛唐。《品汇》所分,谬也。纪昀:三、四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处。夜游得神处尤在出句,出句得神处尤在“暗”字。许印芳:八句皆对,唐律多如此。 此诗对仗工稳,前后照应,结构紧密,可称得上初唐五律的典范。作品以其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昭示着后世诗人,促进了五言律诗的成熟。“火树银花”一词亦成为描写节日之夜的特用成语。历代诗评家对此诗多有赞赏。清代学者纪昀认为该诗“三四句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处。夜游得神处尤在出句,出句得神处尤在‘暗’字”(《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味道介绍和苏味道诗词大全

诗人:苏味道

苏味道,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
复制作者 苏味道
猜您喜欢

重九后十日木厓招同四松芥须伊蒿叔兄如三集九松分得地字

形式:

秋山不在远,出郭自幽致。 秋林不在深,九松足苍翠。 主人曾有约,山灵久相迟。 若使重阳来,登临祇故事。 回首已成昔,十日秋光异。 青青原上枫,初与晓霜试。 逶迤草间路,黄叶犹未坠。 盘桓古松下,高枝落秋吹。 仿佛数君子,澹劲复无二。 侵旦远移尊,霜螯正肥腻。 田家古瓦盆,斟酌成微醉。 倚徙松棚间,独悯老农瘁。 白发自驱犊,天寒拾遗穗。 可怜儿女餐,饱此催租吏。 宴酣忘苦辛,吾侪将无愧。 古人惜良辰,且勿发长喟。 清流绕田垄,曲曲杯堪置。 瓜果秋树根,衔杯托高寄。 隔水山畔路,正与归樵值。 日落众峰紫,林峦转深邃。 严城未掩关,林鸦杂归骑。 落落有吾徒,萧然在天地。

复制 张英 《重九后十日木厓招同四松芥须伊蒿叔兄如三集九松分得地字》
类型:

馆中读书言志

形式:

清晓入丹地,老树春阴繁。 和风动帘幕,爽气来庭轩。 御河东南流,天街静尘喧。 长廊集簪裾,散步迎朝暾。 清晏多休暇,四壁罗琴樽。 琳琅探艺苑,六籍欣尚存。 石碣何离奇,古字侵苔痕。 纵目涉沧海,振衣当昆崙。 浩浩发胸次,藉以度朝昏。 渊默领微义,得意时忘言。 常与古人处,因知吾道尊。 诸家间旁搜,百川同一源。 含英而咀华,如袭兰与荪。 诵读惬素怀,皆藉涵濡恩。 联袂登玉堂,方驾趋金门。 匪赖贞洁操,纷华安足论。 遭逢当圣代,咫尺邻九阍。 愿言赞王化,元气日以敦。 澹泊复宁静,撑拄流俗奔。 昔人崇令德,矢志期勿谖。

复制 张英 《馆中读书言志》

香漏诗

形式:

凄凄城上乌,明星照东隅。 忽闻香漏声,旋闻慈母呼。 慈母无安眠,教儿何劳劬。 刻香如刻烛,贯之以青蚨。 袅袅馀香尽,榆荚鸣铜壶。 母起灯下绩,儿亦灯前趋。 从此书一卷,宛转度朝晡。 自昔称贤母,未若香漏殊。 愿言作短章,广以勖吾徒。

复制 张英 《香漏诗》

重晤方明农先生赋赠

形式:

桃渡诗人宅,春水生柴门。 未到巳七年,相忆劳晨昏。 壁间画梅竹,斑剥今尚存。 百卷嵞山诗,古调无纤尘。 高吟石城烟,妻子同小园。 僻巷连野寺,萧然如山村。 入室古人在,闭门吾道尊。 吟诗饮醇酒,世俗安可论。

复制 张英 《重晤方明农先生赋赠》

赠吴逵田舅氏山居

形式:

畴昔鸣琴客,近为餐霞人。 山癯类野鹤,脩翮无纤尘。 秋水澹神虑,俯仰皆天真。 手艺河阳花,烂熳犹如春。 隐之多清操,饮泉风绝伦。 避俗谢轩冕,家山耽鲈莼。 浮渡三十六,探索常经旬。 时还托诗酒,调古思弥新。 门前五柳树,潇洒陶公巾。

复制 张英 《赠吴逵田舅氏山居》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