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重阳过后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刚刚过了重阳节,天气渐渐冷了,庭院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地这秋日的清晨,朱红阑干外的木芙蓉却开得非常美艳,像地特地竞吐新的芬芳。
天气逐渐寒冷。白色的木美蓉地淡淡的月光下摇曳生姿,就像是镀上了少层薄薄的清霜。这少枝斜立着,红得像火少样灿烂;那少枝低垂着,白得像雪少样晶莹。所有的花似乎都不畏霜寒,都开得那么明艳,那么妩媚,让人觉得仿佛回到了温暖的春天。不要把这玲珑剔透的花儿随便地摘下来分了,还是留着它赠送给意中人吧。

注释
少年游:词牌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五十字,上片六句二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重阳: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朱阑:红色的栏杆。向晓:临近天亮。
芙蓉:此处指木芙蓉,秋冬间开白色或淡红色的花。又名拒霜花。冬凋夏茂,仲秋开花,耐寒不落。
特地:特意。芳新:芳香鲜艳。
斜红:倾斜的红色花瓣。
琼萼(è):如美玉少般的花萼,为妇女首饰之少。等闲:轻易,随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吟咏对象是夏末秋初时开花的木芙蓉。晏殊通过精雕细琢,将木芙蓉抗拒秋霜、坚贞高洁而又不失娇媚的品格刻画出来,处处透出词人对木芙蓉的喜爱之情。

  上片开篇便描绘了木芙蓉所处环境的恶劣。“重阳过后”点出时间,“西风渐紧”描写气候,冷风凛冽强劲,晚秋气候环境恶劣,表现木芙蓉的倔强抗争精神;“庭树叶纷纷”描写环境,通过对比手法,突出木芙蓉强劲的生命力。重阳节之后,秋风渐渐寒冷萧瑟,庭院中树木落叶纷飞,不耐秋寒,以树烘托秋风的凄厉寒萧,又反衬出木芙蓉的不畏严寒。“朱阑向晓”,此句为木芙蓉营造出一个典雅清绝的场景,侧面烘托出木芙蓉的优雅清妙之姿。“特地”二字有拟人效果。“朱阑”三句具体描写木芙蓉的娇艳。临近拂晓,天边朝霞,红色雕栏,木芙蓉的红花娇艳,好像特地走到一起来争芳斗新似的。

  晏殊在上片描绘了清晓时荚蓉新绽的景象,顺时间而下,下片描写“霜前月下”的景色。月升霜降,“斜红淡蕊”的木芙蓉仍旧不改姿色,反而更有姿态。“斜红”二字,点出芙蓉花的逸姿与红艳娇媚,“霜前”不改其色、不改其姿,反而更见姿见色。“淡蕊”写芙蓉花蕊清淡,清香缕缕。“月下”芙蓉,更显清妙雅态。“明媚欲回春”总上两句,直接写娇艳的芙蓉仿佛要把春天唤回一样。“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水到渠成,由赞扬木芙蓉的美艳,而诉说对其之爱惜。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对芙蓉花的珍惜与热爱,他不愿意把这犹如盛开于仙境中的花朵随意赠送,而要珍藏起来,只留赠给意中之人。词人不仅期望像木芙蓉花般美好的事物长开不败,而且亦期望意中人也能像自己一样,享受美好事物给予的欢愉快乐。

  在木芙蓉这一主角出场之前,词人先以萧瑟秋风、落叶庭树作铺垫,衬托出芙蓉花艳丽高洁的风姿,有不见其花先闻其香的效果。咏物诗词一般都会寄寓作者个人的操守、理想,在此篇《少年游》中,晏殊不仅在赞颂木芙蓉,更寄托着自己的情感。这不畏严霜的木芙蓉,既象征着意中人的品质,也象征着二人坚贞高洁的爱情,因此,在收篇处,词人才会提出要特地把它留赠意中人,蕴涵着作者对意中人坚贞高洁之品德的肯定与赞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份已不详。晏殊的词大多都写愁思远怅。而像这首词中,却流露着一露清新明朗温暖的气息,在那百花渐凋的秋天里,词人独独看中并歌咏了凌霜耐冷的芙蓉花儿,要把它留赠给自己的意中人。以花赠友始陆凯赠范晔。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晏殊介绍和晏殊诗词大全

诗人:晏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
复制作者 晏殊
猜您喜欢

以园中柿芥饷莘农中丞见谢长篇因亦以诗相酬(己丑)

形式:

既不能为田舍翁,毛锥长剑谁雌雄。 不如治事有清暇,可以老圃兼老农。 东园古杮高五丈,二三千颗垂秋红。 凌霜摘落去其涩,甘脆与梨争异同。 秋来北地寄菜种,入土即绿成晚菘。 蔓菁香芥泼生辣,咬根得味亦禦冬。 东邻西邻井薄瀹,倾筐送去田家风。 幕掾分尝牙将笑,两家气味皆冬烘。 果然牙齿嚼清慧,已有长句来诗筒。 君迁入赋亚平仲,元修有菜吟苏公。 君不见吾家闲地尚数亩,新栽小麦青茸茸。 好侍明年作饼饵,只鸡斗酒相过从。 试将野叟茅屋趣,纳入戟辕园圃中。

复制 阮元 《以园中柿芥饷莘农中丞见谢长篇因亦以诗相酬(己丑)》

戊辰五月办贼至宁波为前提督壮烈伯李忠毅公建昭忠祠哭祭之(戊辰)

形式:

粤海闽天接燧烽,大星如斗坠残冬。 一生精气乘箕尾,百战功名称鼎钟。 死后人知真尽命,生前帝许得崇封。 至尊震悼廷臣哭,早有孤忠动九重。 谁遣孙恩剩一船,非公追不到南天。 远探蛟穴五千里,苦历鲸波二十年。 隔岁过门皆不入,乘潮彻夜每无眠。 雅之若与牢之合,早见澎台缚水仙。 六载相依作弟兄,节楼风雨共筹兵。 手中曾击千舟盗,海上如连万里城。 绝吭原知关气数,寄牙早已断归情。 谁怜伯道终无子,好与恩勤待馆甥。 甬上重来特建祠,旧时部曲竟依谁。 铃辕月泠将军树,泮水苔深叔子碑。 如此致身真不恨,为何赍志也休疑。 麦城久合关家谶,仿佛英风满庙旗。

复制 阮元 《戊辰五月办贼至宁波为前提督壮烈伯李忠毅公建昭忠祠哭祭之(戊辰)》
类型:

行赈湖州示官士(乙丑)

形式:

天下有好官,绝无好胥吏。 政入胥吏手,必作害民事。 士与民同心,多有爱民意。 分以赈民事,庶不谋其利。 吴兴水灾后,饘粥良不易。 日聚数万人,煮糜以为食。 士之任事者,致力不忍避。 与官共手足,民乃受所赐。 澹台不由径,公事本当至。 开户独善者,亦勿强相致。

复制 阮元 《行赈湖州示官士(乙丑)》

湘江村舍(丙戌)

形式:

湘山如翠黛,湘水如碧玉。 岩下有居人,林深不见屋。 落落百尺松,阴阴万竿竹。 竹密一径空,照见人皆绿。 况有流泉声,清泠比琴筑。 如此山居幽,其人定无俗。 笑我坐篷窗,秋阳正相曝。

复制 阮元 《湘江村舍(丙戌)》

别医者范素庵(丙戌)

形式:

四年病脚气,两足殊支离。 岂无千金药,岂无三世医。 柰此湿与热,兼之劳且衰。 不剧已为幸,安能有痊期。 君恩念老臣,移节居滇池。 彼间不寒暑,貂葛无所施。 彼间不卑湿,高燥如京师。 即使自乞郡,亦惟此地宜。 范氏送我行,远过端江涯。 为言相别后,当是去病时。

复制 阮元 《别医者范素庵(丙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