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类型:

赏析

  这首小令写春日少妇的寂寞。上阕前二句以瑰丽的彩笔描绘出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鹅黄的新柳,娇红的桃杏,映着青青的芳草,织就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春到青门”四字极有诗意,词人把春天来到人间的景况形象地比拟为春姑娘翩翩地来到大自然的芳草青青的门槛,这想象是多么新奇,美丽而又得体贴切,“柳色黄”三字也用得妙,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季节,柳梢最初缀着的是米粒大的新芽,而新芽初茁之际,柳条上便缀满了鹅黄的嫩叶,渐渐才变成淡绿碧绿的成叶。前人有“柳垂金线拂平桥”之句,即是描写这一“柳色初黄”的情景。次句“一梢红杏出低墙”一出,画面就更为之增色,,在鹅黄淡绿的背景上加添了绯红瑰丽的一笔——一枝红艳艳的杏花探出低低的墙垣,呈现在我们眼前,就益发感到春色的迷人。北宋词人宋祁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南宋诗人叶绍翁也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绝唱,但他们皆在冯延巳之后,从字句的安排与意境的经营上都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后二者较之前者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最早能吟出这样佳句者却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前二句对于“莺窗人起未梳妆”来说是一种反衬,即以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万紫千红来反衬人物的慵懒无绪与黯然寂寞。“莺窗”这一意象也捕捉得十分美妙,它使我们听到窗外莺啼的婉啭,也使我们联想到草长莺飞的美丽意境,还使我们想起“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名篇。黄莺儿真的惊破了丽人的好梦了吗?她悻悻地、懒懒地起了床,却恹恹地、迟迟地不去梳妆打扮。“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远在他乡,是没有心思去拭容饰貌的。

  下阕紧承上阕第三句,描写少妇起床后呆呆地出神、默默地痴想的神态:方才在绣帐中萦回的别梦已成为依稀的碎影,而玉炉中袅袅香篆更增添了心境的寂寥。“玉炉空袅寂寥香”一句,把女主人公寂寥的心境形象化:她那落寞心绪正象袅袅香篆悠悠地舒卷、轻轻地飘散着。词人在这里找到了一个最能外化主人公心境的意象。尾句“闺中红日奈何长”乃点题之笔,良辰苦短,愁日倍长,这是人的心理时间在起作用。对于一个无所事事只盼良人归来的闺中少妇来说,她肯定感到时间是无可奈何的漫长。这也正是有闲阶级的妇女不幸之所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冯延巳介绍和冯延巳诗词大全

诗人:冯延巳

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
复制作者 冯延巳
猜您喜欢

登中宿峡

形式:

秋江净如练,倒影渡秋阴。 自得胜情具,不知山浅深。 瀑声冷明月,蛩韵助微吟。 醉拂石床卧,清光一夜侵。

复制 区大纬 《登中宿峡》

次韵沈陶庵题有竹庄诗

形式:

独携《真诰》西林住,便是仙人葛稚川。 一个茅亭修竹里,几声茶臼夕阳边。 闲抄玉子餐秋月,细摘松花酿乳泉。 昨夜梦君高阁上,晓来清思满江烟。

复制 马愈 《次韵沈陶庵题有竹庄诗》
类型:

陆相山房

形式:

陆君真不凡,作相秉枢轴。 归来住颐山,清泉绕茅屋。 空堂俨遗像,夜深萤火触。 时有仙人过,题诗吊幽独。

复制 马愈 《陆相山房》

大潮山

形式:

峨峨大潮山,云气日来往。 中有仙人居,轩窗静而敞。 仙人□□□,归来月华上。 载唱逍遥词,空山有余响。

复制 马愈 《大潮山》

东洲春浪高明

形式:

春深云霭簇溪头,风动涟漪织锦流。 色映桃花通竹院,光翻练影上兰舟。 遥汀演漾鯈鱼乐,曲渚潆洄鹤观幽。 可是雨霖沾溉足,遂成汪泽沛芳洲。

复制 区怀素 《东洲春浪高明》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