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郊野小店旁的株株桃花,恰似那施罢脂粉的美女,娉婷而立,分外娇媚;那田间小路边的棵棵杨柳,恰如那绿色的轻烟,依风袅袅,丝丝缕缕。
如果不是因为送客而来到这城东,恐过这大好春光过去了,自己也全然不会知晓。

注释
陌头:路上,路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赵孟頫因送客城东,适见郊外春光明媚,心有所感而作的一首小诗。

  诗人以自然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野春色的美丽,抒写了他偶见春光的真切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着意描写郊野春色。“野店”、“陌头”,是用村野小店、田间小路,点明此乃郊外。“红粉姿”,是用女子的姿色,来形容桃花。“红粉”,即胭脂和铅粉,因其皆为女子的化妆品,故引申而指女子。“绿烟丝”,是用绿色的轻烟,来形容嫩绿的杨柳细枝。这两句写得集中概括,如描如绘。春光种种,自难以一一道尽,故而诗人仅选择那最醒目的红的桃花、绿的杨柳以概括之。这样写,不仅大省笔墨,而且能突出诗人放野郊野的第一印象,还能以鲜明的色泽,唤起人们对春日郊野生机勃勃的种种美好联想。真是一以当十之笔法。

  诗的后两句,是巧妙抒写偶见春光之感受。“却”,犹“了”。“过却春光”是“春光过却”之倒置。这两句,语极浅显,而充满真情,并且很有点哲理意味。其中,固然包含有时光易逝的感慨,而更多的却是得见春光的喜悦。试想,一个久居城中之人,整日琐事缠身,何以得见春色?一旦来到郊外,突然发现那艳丽的春光,怎能不欣喜万分?怎能不产生一种差点错过之感?何况,诗人得见这美丽而易逝的春光,乃是因为送客城东这样一个偶然的机缘。那种不期而获的惊喜和侥幸之情,怎能不荡溢心间?本因送客而伤感,不想得遇此机缘,很有点因祸得福的味道了。

  此诗,虽无惊人之语,也谈不到什么重大的思想意义,但它却写得绘景如画,抒情真切,于自然流畅的语言中,传达出一种偶然得见郊野春光的真实感受,仍不失为一首精巧的诗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赵孟頫介绍和赵孟頫诗词大全

诗人:赵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
复制作者 赵孟頫
猜您喜欢

与景晦

形式:

乡闾好事喜人传,闻说当初赋断弦。 得暇灌花花造化,有方种药药神仙。 忽看脚下相随处,又是人间别样天。 数亩南园谁更管,任他荒草欲平肩。

复制 陈藻 《与景晦》

东宁初夏得叔达书自都下来言去秋与乡荐寻闻下第想就试上庠赋诗寄之

形式:

天涯无伴只思渠,知在杭州有故庐。 闽岭秋空翔一鹗,融江夏日煮双鱼。 合看髫龁登科去,却有髭须落第初。 大学好还元祐体,松峬莫便赋归欤。

复制 陈藻 《东宁初夏得叔达书自都下来言去秋与乡荐寻闻下第想就试上庠赋诗寄之》

龙屿偶作

形式:

年少弯弓中鹄心,到头衰暮也沉沉。 有机悟道书篇懒,无事关怀睡思深。 跋扈笑非当日态,低回静向此山吟。 拨来自有洪纤韵,牙是天工我是琴。

复制 陈藻 《龙屿偶作》

次韵林君则惠诗

形式:

湖水当门四面山,旁罗书史坐中间。 他人共我何曾有,造物于君本不悭。 况是早教缘累少,便知晚与岁时闲。 馀粮摸得鲜鱼煮,大胜箪瓢陋巷颜。

复制 陈藻 《次韵林君则惠诗》

过建剑饮食

形式:

卖食鲜虽少,开酤贱却醇。 不知天地里,何处享全珍。

复制 陈藻 《过建剑饮食》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