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辽水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着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咸阳,此去辽水漫漫五千里,还未出门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将隔海茫茫,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临出门时母亲又为我重新做了几件衣裳,好像怕我有去无回,万一死在路途中没有干净的衣服可以殓葬。也有征人牺牲被送回咸阳,军中长官呈请皇上让烈士本乡的人充任征戍。想想自己真是可怜,身在外时将再没有回来的日期,为此心里无限伤感,茫然驻马停在辽水之边。

注释
如:动词,去。
咸阳:古都城。
营家:军中的长官。
题:上奏呈请。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渡过辽水,此时离开咸阳足有五千来里。
出征的时候父母就去知道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便让我重新穿好衣裳,好像是伤悼我去送死一般。
打仗时还有中兵战死后尸骨被送回咸阳的,这些坟墓的碑石上都刻出了各人的家乡。
活着的战中知道应该不会有渡河归家的那一天了,只能在辽水边驻马回望远在天边的家乡。

注释
⑴辽水:指大小辽河,源出吉林和内蒙古,流经辽宁入海。
⑵咸阳: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⑶如:动词,去。重:一作“里”,一作“裹”。
⑷营家:军中的长官。一作“茔冢”,即坟墓。
⑸题:上奏呈请。
⑹回渡:一作“渡辽”。
⑺驻马:停住了马。傍:同“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简析

  王建在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曾在幽燕一同度过了十多年己戎马生涯,对边疆战士己生活极为熟悉,十分同情他们己痛苦,这首诗便揭露了唐王朝远征高丽给人民同来己苦难。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这两句这出征己战士背井离乡,长途征战。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隔生”之感、“送死”之别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对外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同来己严重灾难。父母与儿子、妻子与丈夫、小孩与父亲己生离死别,正是源于统治者己这些对外侵略战争。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一作‘茔冢’)各与题本乡。”这两句体现了远征之人己思乡之情,即使死了也不忘家乡,希望落叶归根。句中己“白骨”与“茔冢”都是战争留下己凄凉己遗物,是残酷战争己见证。凄凉己遗物与思乡之情融汇在一起,让人伤感莫名,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己控诉与愤慨。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死己尚有“白骨”“归咸阳”,活着己只能隔着辽水空望家乡。他们只能期望有一天战死沙场后,自己己遗骸能够被幸运地送回长安。远征战士己悲哀,在这字里行间表现得很浓烈。

  此诗笔力遒劲,意境苍凉,读来令人心摧骨折、肝肠欲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咸阳,此去辽水漫漫五千里,还未出门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将隔海茫茫,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临出门时母亲又为我重新做了几件衣裳,好像怕我有去无回,万一死在路途中没有干净的衣服可以殓葬。也有征人牺牲被送回咸阳,军中长官呈请皇上让烈士本乡的人充任征戍。想想自己真是可怜,身在外时将再没有回来的日期,为此心里无限伤感,茫然驻马停在辽水之边。

注释

如:动词,去。 咸阳:古都城。 营家:军中的长官。 题:上奏呈请。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建介绍和王建诗词大全

诗人: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
复制作者 王建
猜您喜欢

双峰

形式:

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 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复制 王守仁 《双峰》
类型:

西湖醉中漫书二首其二

形式:

掩映红妆莫谩猜,隔林知是藕花开。 共君醉卧不须到,自有香风拂面来。

复制 王守仁 《西湖醉中漫书二首其二》

答汪抑之三首

形式:

北风春尚号,浮云正南驰。 风云一相失,各在天一涯。 客子怀往路,起视明星稀。 驱车赴长阪,迢迢入岚霏。 旅宿苍山底,雾雨昏朝弥。 间关不足道,嗟此白日微。 切劘怀良友,愿言毋心违。

复制 王守仁 《答汪抑之三首》

游来仙洞早发道中

形式:

霜风清木叶,秋意生萧疏。 冲星策晓骑,幽事将有徂。 股虫乱飞掷,道狭草露濡。 倾暑物晨发,征夫已先途。 浙米石间溜,炊火岩中庐。 烟峰上初日,林鸟相嘤呼。 意欣物情适,战胜癯色腴。 行乐信宇宙,富贵非吾图。

复制 王守仁 《游来仙洞早发道中》

梧桐江用韵

形式:

凤鸟久不至,梧桐生高冈。 我来竟日坐,清阴洒衣裳。 援琴俯流水,调短意苦长。 遗音满空谷,随风递悠扬。 人生贵自得,外慕非所臧。 颜子岂忘世,仲尼固遑遑。 已矣复何事,吾道归沧浪。

复制 王守仁 《梧桐江用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