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驿站又是一个驿站,驿骑疾驰有如流星一般,
黎明时分从那长安出发,傍晚已经越过陇山之颠;
陇水声声令人不忍去听,呜呜咽咽多么使人愁烦。
一路风沙尘土扑满马汗,晨昏雾气露水打湿衣衫,
那西方驰来了谁家男儿,自说是新近里立功封官,
上月间从安西启程出发,一路上不停留急把路赶。
都护现在尚未到达驻地,出发时还在那西州旁边,
十天间越过了浩瀚沙漠,狂风吹起沙土从早到晚。
战马行走在那碎石道上,四蹄磨出鲜血洒在路间。
置身万里之外报效朝廷,自己并无任何追求贪恋。
并非不知边塞艰难辛苦,岂是为了妻子儿女打算。
边塞山口明月正在升起,月光先已照上高高城关。
溪水声声伴着松涛阵阵,在静夜里飕飕刮过耳边。
离家之仿只靠归梦排解,关山塞外离忧萦绕心间,
愿与为友携手同赴国事,不愁那前方的征途漫漫。

注释
宇文判官: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属下判官,名未详。判官,节度使佐吏。
驿:驿站,古时驿道上每隔一段距离设一驿站,为往来官员歇息换马之所。
驿骑:乘骡马传送公文的人。这里指乘马赴边的诗人。
平明:天亮的时候。咸阳:秦都咸阳,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此借指唐都长安。
呜咽:流水声若断若续。子:男儿。
貂裘:貂皮袍子。貂,一种动物,皮料珍,最能御寒。
新封侯:指是时宇文氏新任判官。
前月:上月。
安西:指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镇(今新疆库车)。
都护:指高仙芝。唐高宗时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设都护一人,总领府事。玄宗时更置安西节度使,治所在安西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安西都护,故称安西节度使为都护。
西州: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哈拉和卓。
沙碛:指沙漠、戈壁。
终朝:从早到晚。
奉:接受并执行。
塞垣:边关城墙。
关:陇山下有陇关,又名大震关。
飕飗(sōu liú):象声词。风雨声。
赖:依靠。
离忧:别离之忧。
子:这里指宇文判官。携手:比喻互勉共进。
修: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天宝八载(749),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这首诗即为诗人赴安西途中所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全诗大体可分为三层,开头六句叙述离长安西行情景;中间十六句叙述路遇宇文判官情景,最后八句叙述夜宿陇山情景。

  诗的开头从离京西上军起。一开始就写浑骑的飞奔。“一驿过一驿”写路程的遥远,也透露着行进的迅速;“驿骑如星流”,写行进的迅速,包包含着路程的遥远。“如星流”这一比喻把飞驰的驿骑写得很形象。接着用“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对路程的遥远和行进的急切加以补充。以上四句从奔赴边关的急切方面写。以下两句则从奔赴边关的悲愁方面写:“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写抵达陇山及产生的感受。关于陇水,《陇头歌辞》说:“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诗人途经陇山,自然要产生古今相通的行役之情和思乡之感。如诗人在《经陇头分水》中写到的:“陇水何年有,潺潺道路傍,东西流不歇,曾断几人肠”。这正是“愁”的内容。以上点出题目“初过陇山”,写总的感受,以急迫而悲慨的情调引起全诗。

  以下十六句写途中遇字文判官及双方交谈所得边地情景。诗中先以“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来勾划出一个餐风宿露、鞍马风尘的骑者形像,为“谁家子”的出现蓄势;紧接着又用“西来谁家子”一向来强调,然后以“自道新封侯”来点明骑者的身份与心理。“沙尘”、“雾露”两句可见旅途之艰辛,而“自道”一句却又见骑者的兴奋与自豪,在上层“呜咽令人愁”的基础上,格调为之一转。“前月发安西”以下八句是骑者即字文判官叙述沿途情景。先以四句写路途的遥远,又以两句写天气的恶劣,再以两句写道路的坎坷艰难,从各个方面极写“塞垣苦”,描绘极为真切。边塞如此艰辛而逼出的却是极高昂的情调:“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这就直接揭示出骑者的内心世界,以身许国,公而忘私。这样,上面对边塞苦寒的极力铺写,就成为了突出骑者的必要铺垫。建安诗人曹植曾在《白马篇》中描写了一个“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哪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赴边战士的形象。在两诗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这种以身报国的爱国精神,是古今相遇的。这些诗句,为“西来”的骑者所“自道”,是戍边将土坦率真诚的表白,也是诗人对他们的赞许,其中也表现了诗人的胸襟。

  诗的最后八句又收笔写陇山夜景和诗人心境。诗人以“山口月”写所见,以“溪流与松风”写所闻,构成苍凉荒寒的陇山夜景,用它来牵动、来烘托诗人的“离忧”。“别家赖归梦,山塞多高忧”承上两句夜景写愁怀,诗的情调为之一抑,真切传达出远离家乡的诗人的情怀,而最后两句:“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情调顿时一扬,扣应题目“呈”字,以昂扬情调结束全诗。

  全诗写初过陇山途中情景,时而有急促的行进,时而有深沉的乡思,时而有边塞的艰辛,时而有昂扬的斗志,使诗的情调如波浪汹涌,充分表达了初赴边塞的诗人复杂的情怀;而以“呜咽令人愁”开头,以“不愁前路修”结束,说明“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这种慷慨昂扬的格调乃是作品的主旋律。由于有深刻的切身体验,诗中写景写事写情都极为真切,生动地展现了当时戍边将士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世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驿站又是一个驿站,驿骑疾驰有如流星一般, 黎明时分从那长安出发,傍晚已经越过陇山之颠; 陇水声声令人不忍去听,呜呜咽咽多么使人愁烦。 一路风沙尘土扑满马汗,晨昏雾气露水打湿衣衫, 那西方驰来了谁家男儿,自说是新近里立功封官, 上月间从安西启程出发,一路上不停留急把路赶。 都护现在尚未到达驻地,出发时还在那西州旁边, 十天间越过了浩瀚沙漠,狂风吹起沙土从早到晚。 战马行走在那碎石道上,四蹄磨出鲜血洒在路间。 置身万里之外报效朝廷,自己并无任何追求贪恋。 并非不知边塞艰难辛苦,岂是为了妻子儿女打算。 边塞山口明月正在升起,月光先已照上高高城关。 溪水声声伴着松涛阵阵,在静夜里飕飕刮过耳边。 离家之仿只靠归梦排解,关山塞外离忧萦绕心间, 愿与为友携手同赴国事,不愁那前方的征途漫漫。

注释

宇文判官: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属下判官,名未详。判官,节度使佐吏。 驿:驿站,古时驿道上每隔一段距离设一驿站,为往来官员歇息换马之所。 驿骑:乘骡马传送公文的人。这里指乘马赴边的诗人。 平明:天亮的时候。 咸阳:秦都咸阳,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此借指唐都长安。 呜咽:流水声若断若续。 子:男儿。 貂裘:貂皮袍子。貂,一种动物,皮料珍,最能御寒。 新封侯:指是时宇文氏新任判官。 前月:上月。 安西:指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镇(今新疆库车)。 都护:指高仙芝。唐高宗时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设都护一人,总领府事。玄宗时更置安西节度使,治所在安西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安西都护,故称安西节度使为都护。 西州: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哈拉和卓。 沙碛:指沙漠、戈壁。 终朝:从早到晚。 奉:接受并执行。 塞垣:边关城墙。 关:陇山下有陇关,又名大震关。 飕飗(sōuliú):象声词。风雨声。 赖:依靠。 离忧:别离之忧。 子:这里指宇文判官。 携手:比喻互勉共进。 修: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五言古诗分为三层,开头六句叙述离长安西行情景;中间十六句叙述路遇宇文判官情景,最后八句叙述夜宿陇山情景。这首诗歌颂宇文氏为国从军,不计个人得失的高贵品质,抒发了高扬的乐观无畏精神。此诗语言平易自然,情感深切真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明·钟惺《唐诗归》:如口道(“来时”句)。汉魏人边塞语(“四蹄”句)。从来作乡梦语奇妙者多矣,为此“赖”字占先(“别家”句)。 清·张鸣珂《汇编唐诗十集》:叙得有法,长篇中亦是足采。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亦称惊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岑参介绍和岑参诗词大全

诗人: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
复制作者 岑参
猜您喜欢

客中雨

形式:

风雨正潇潇,孤灯伴寂寥。 关心多少事,一一付芭蕉。

复制 俞德邻 《客中雨》
类型:

寿沿江黄制置七首

形式:

曾城护六朝,长江渺万里。 紫盖照东南,屏蔽独此恃。 连营步骑屯,列遂刍粮峙。 填拊兹匪轻,倚毗良有以。 愿言策殊勋,千岁光竹史。

复制 俞德邻 《寿沿江黄制置七首》

甲戌六月十四日月食过半七月十四日抵广信月岩有感而作

形式:

昔闻月岩岩上月,无今无古无圆缺。 天无二日月有二,此岂鬼剔神剜出。 我从前月客帝京,月明忽苦虾蟆精。 尔时见天会事发,誓取妖蟆膏寸铁。 不知岩月当此时,上睹月食悲不悲。 我行过此三叹息,此月不食彼月食。 再拜山灵问川后,妖蟆到底受磔否。

复制 俞德邻 《甲戌六月十四日月食过半七月十四日抵广信月岩有感而作》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形式:

凉飙起木末,尊酒聊独开。 开尊念故友,亦复伤我怀。 翻然蹈东海,甘与时世乖。 岂比为佞者,日夕常栖栖。 如何事与迹,零落归涂泥。 诛奸无董狐,志怪空齐谐。 安知万世下,善恶无谬迷。 不如日饮酒,勿使肠九回。

复制 俞德邻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为郭元德题和靖探梅图

形式:

祥符真人调玉烛,四海八荒春意足。 孤山山小不容春,十月梅花破寒玉。 风流诗老癖爱梅,拂晓骑驴度山曲。 呼童忍冻折南枝,香满吟窗伴幽独。 到今写入画图中,骨冷神清炯双目。 荡荡巍巍尧舜天,外臣巢许谁羁束。 前年我亦访湖山,山色湖光竟尘俗。 荒坟三尺走狐狸,那复寒泉荐秋菊。 真祠并入梵王家,香月亭前马牛牿。 水边篱落忽横枝,遥睇犹艰况斤斸。 鸡园释子皆鹰腾,挟弹扬鞭骤平陆。 仓皇走避尚遭嗔,蹇卫何堪共驰逐。 三百年间一梦同,人与梅花几荣辱。 拊图三叹复何言,天外飞来两黄鹄。

复制 俞德邻 《为郭元德题和靖探梅图》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