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类型:

评析

这首五言古诗作于元和五年(西元八一〇年)。题中「愚溪北池」,在零陵西南愚溪之北约六十步。此篇着重描写愚池雨后早晨的景色。 起首两句,从形象地描写雨后愚池的景物入手,来点明「雨后晓行」。夜雨初晴,隔宿的缕缕残云,从洲渚上飘散开去;初昇的阳光,照射进了附近村落。这景色,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使人开朗,舒畅。三、四句进一步写愚池景物,构思比较奇特,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高树临清池」,不说池旁有高树,而说高树下临愚池,是突出高树,这与下句「风惊夜来雨」有密切联系,因为「风惊夜来雨」是从高树而来。这「风惊夜来雨」句中的「惊」字,后人赞其用得好,宋人吴可《藏海诗话》称「『惊』字甚奇」。夜雨乍晴,沾满在树叶上的雨点,经风一吹,彷彿因受惊而洒落,奇妙生动,真是把小雨点也写活了。末二句,诗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为景中的人物。佳景当前,正好遇上诗人今天心情舒畅,独步无侣,景物与我,彼此投合,有如宾主相得。这里用的虽是一般的叙述句,却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前面四句诗的景物描写更增加了活力。这两句中,诗人用一个「适」字,又用一个「偶」字,富有深意。它说明诗人也并非总是那么闲适和舒畅的。 我们读这首诗,就宛如欣赏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图画,画面开阔,色彩明朗和谐,而且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诗中所抒发的情,与诗人所描写的景和谐而统一,在艺术处理上是成功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顾璘曰:性道自足。吴山民曰:境清心空。郭濬曰:闲适之兴,寂悟之言。陆时雍曰:「高树」二语,高韵卓出。 《古唐诗合解》:惊雨初晴,隔宿之云散於洲渚,初昇之日明於村坞,有高树下临北池,树中尚有馀雨,因风一触,而散落若惊之者。吾心适然无事,偶值此景,独步无侣,即此便成宾主矣。 《唐诗笺要》:《初秋》篇「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与崔策登西山》「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筿」,与此首「高树」等句皆落新巧,近沈、谢一派。 《昭昧詹言》:奇逸。 《唐宋诗举要》:苏子瞻题《南涧诗》曰:「柳子厚南迁后诗,清劲纡徐,大率类此。」步瀛案:诸诗皆神情高远,词旨幽隽,可与永州山水诸记并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柳宗元介绍和柳宗元诗词大全

诗人: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
复制作者 柳宗元
猜您喜欢

春感 其一

形式:

惜春何忍见花飞,张幕悬铃事已微。千里魂消同况味,经年头白为芳菲。 传书黄耳浑无实,吹浪江豚苦作威。岂有邻翁知爱护,借人畚耜计应非。

复制 何振岱 《春感 其一》

春感 其二

形式:

花落花开总有时,芳愁只在旧园池。飞茵坠溷终吾土,浪蝶狂蜂异所思。 早虑风霾妨始蘖,长嗟藤蔓束柔枝。玉儿漫恋雕栏好,倚损罗衫却未知。

复制 何振岱 《春感 其二》

浣溪沙 其二

形式:

不悔当年作计差。灵源元自失仙槎。一春风雨落天涯。 少小心情同苦檗,中年身世似杨花。浑无甚事只离家。

复制 何振岱 《浣溪沙 其二》

青玉案

形式:

斜阳收向墙西去。早爇着、芳兰炷。待欲题诗浑别绪。 灯前闲坐,花前闲忆,总是凄清趣。 倦虫宿鸟交加语。秋都在、层檐树。觅梦中宵思一遇。 前宵无梦,今宵虽梦,争到思量处。

复制 何振岱 《青玉案》

采桑子

形式:

青芜连野薰春暖,近岸畴平。舍楫嬉晴。坐看罗衣隔水明。 树阴幽处吹香远,采得花成。燕子身轻。窄小溪桥爱并行。

复制 何振岱 《采桑子》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