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其二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岸边的沙地、短草与天相接。前路茫茫,几度兴亡?波涛冲刷着岸边白色如霜的遗骨,仿佛述说着往日的沧桑。千古来,英雄的成就在那里,徒感慨、空悲凉。 英雄少年要杀敌立功、扫荡沙场。要学祖逖中流击楫,立誓报国,想陈述胸中治国计策,无奈皇宫遥远,无法到达。船过维扬,只有满怀惆怅,遥遥远望。

注释

平沙:这里指岸边平坦的沙地。梁·何逊《慈姥矶》诗:「远岸平沙合。」 浅草:短草。 茫茫:遥远貌。 几:几度。 骨如霜:色白如霜的遗骨。 底事:何事。 谩:徒然。 伏:制服。 中行(Zhōng Háng):指汉文帝宦官中行说(Yuè),後降匈奴,力劝单于侵犯长安。此指南宋投降派。 馘(guó):战时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记功。 名王:指金兵的统帅。 沙场:战场。 击楫中流:用祖逖北伐的故事。 治安:指汉贾谊的《治安策》,内容是评议时政。 双阙:本为宫殿前左右各一的高台。这里借指帝王上朝之处。 维扬:即扬州。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是南宋李好古的的感怀之作。南宋时,金人多次攻入扬州,破坏之惨重,令人目不忍睹。作者的《碎锦词》中就有好几首怀古伤今的词,此为比较好的一首。上阕寓情于景,抒發兴亡之感慨。通过单调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扬州劫後的荒凉,痛悼国家不幸,慨叹千年兴亡,表现出作者对国事忧虑的惆怅心情。下阕追忆少年时杀敌报国的豪情与理想,感叹自己功业未就,壮志难酬。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好古介绍和李好古诗词大全

诗人:李好古

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可备一说。”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
复制作者 李好古
猜您喜欢

题陈图南鼾睡图

形式:

甲马营中紫气高,属猪人已着黄袍。 此回天下都无事,可是山中睡得牢。

复制 潘牥 《题陈图南鼾睡图》
类型:

形式:

薄暮檐牙雨跳珠,儿童指似雪先驱。 初闻竹上来能密,旋觉梅梢重欲扶。 北地多应三丈许,南州近亦十年无。 此间断缚吴元济,看踏银沙入献俘。

复制 潘牥 《雪》

湘南

形式:

斑竹萧萧水驿孤,落花吹雨赤沙湖。 春风二月湘南路,何处青山无鹧鸪。

复制 严仁 《湘南》

醉桃源 · 春景

形式:

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 弄花噆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 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复制 严仁 《醉桃源 · 春景》

次韵罗端规二首

形式:

雪窗吾畏友,称誉满中边。 往矣非乔木,生乎仗老天。 肯来丹桂里,须醉白鸥前。 百计安流好,纷纷急水船。

复制 张镃 《次韵罗端规二首》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