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 · 卜居外家东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重重叠叠的山峰隔断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更觉得年丰人寿在我们这个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迹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绿的山峰,还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那一年收获的谷物,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吧。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来,欣赏那将落的明月;醉饱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间的清风拂面而过。

注释

人月圆:黄钟调曲牌名。 重冈:重重叠叠的山冈。 红尘:这里指繁华的社会。 要就:要去的地方。 远岫:远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描写与尘世隔绝的乡村隐居生活。曲中流露出,主人公虽然人在山村,远离红尘,但内心并未完全超然。 第一句「重冈已隔红尘断」,就表明他深知尘世的艰辛,曾经历过尘世的坎坷。如今一切都被隔在山的那边了。他已经选择了与世无争的乡居生活,决意饱览山村美景,做一个超凡的人。整首小令表面上看,只是对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没有任何一字提及诗人对当时的元朝暴政的不满之情。但细细咀嚼,又字字句句语含沉痛,蕴藏着对暴政的不满之意。虽不言情,但通过写景抒情,情藏景中,充满了诗人悲愤之情,情深意挚,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首小令的上半阕,写他为什么要「卜居外家东园」。「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这就是诗认为十分理想的卜居之地,是诗人心中向往的优美的幽居佳境。下半阕写移居新环境中的新生活,人活着,总要吃饭穿衣,作为平民种木、种谷之类的事,不幹是不行的。而他年事已高,不宜体力劳动,所以「十年种木,一年种谷」的体力劳动,全都交付给子女去幹。而自己呢?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这是诗人晚年的生活写照。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李雁:表面上看,作者只是对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感到欣慰与满足,没有一字提及对时事政治的不满。但细细品味,却又字字语含沉痛,虽未明言,却用意良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元好问介绍和元好问诗词大全

诗人: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
复制作者 元好问
猜您喜欢

酒熟招时敏及诸贡士饮用其韵

形式:

青杏林间腊酒开,绿蘋江外故人来。 客身无病心无事,有约相过不用催。

复制 顾清 《酒熟招时敏及诸贡士饮用其韵》

数日不过西亭忽木兰着三花平生所未睹也涉笔书此招味苓同赏

形式:

天随诗里洞庭船,玉貌云孙故俨然。 游遍洛阳曾不见,赏音今日付朱弦。

复制 顾清 《数日不过西亭忽木兰着三花平生所未睹也涉笔书此招味苓同赏》

闰四月三日北庄分秧约味苓同观与联句

形式:

千金难买俞塘北,百亩新开水曲庄。 相约明朝移短棹,绿阴传酒看分秧。

复制 顾清 《闰四月三日北庄分秧约味苓同观与联句》

题徂徕山人小景二幅

形式:

远山近山玉作堆,东村西村梅乱开。 王猷兴尽已归去,不道山童沽酒来。

复制 顾清 《题徂徕山人小景二幅》

六月廿二日天彝生辰诸亲友携酒来贺蓼莪棠棣并感予怀因书俗语为八绝句示之 其七

形式:

诸君置酒合欢声,一半从前见汝生。 自古仲尼称至圣,恂恂乡党似无能。

复制 顾清 《六月廿二日天彝生辰诸亲友携酒来贺蓼莪棠棣并感予怀因书俗语为八绝句示之 其七》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