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侷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注释

资:天资,天分。 倍人:「倍于人」的省略。 屏:同「摒」,除去、排除。 圣人:指孔子。 卒:终于。 鲁:迟钝、不聪明。 鄙:边远的地方。 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何恃:「恃何」的倒装。恃,凭借、依靠。 钵:和尚用的饭碗。 买舟:租船。买,租、僱。 顾不如:难道还不如。顾,难道。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本文收录于《白鹤堂文集》,为清代彭端淑作品,作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因彭端淑同族子侄很多,仅其祖父直系就达六十九人之众,但当时连一个文举人都没有,作者见状,甚为忧心,急而训之,所以才写出这篇文章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彭端淑介绍和彭端淑诗词大全

诗人:彭端淑

清四川丹棱人,字乐斋。雍正十一年进士。自吏部郎中出为广东肇罗道,依律判断州县大量积案。后主讲成都锦江书院。年八十一卒。与弟彭遵泗、彭肇洙以诗古文名蜀中,时号“三彭”。有《白鹤堂集》。...
复制作者 彭端淑
猜您喜欢

秋日登平远台

形式:

兰若最高处,客来开夕窗。 诗怀秋思集,定力壮心降。 远树青残雨,归潮白晚江。 暝来期宿此,敛屦对寒缸。

复制 林鸿 《秋日登平远台》

游烟霞观

形式:

不作南宫吏,来从物外游。 闲倾松叶酒,醉度菊花秋。 谷响疑天籁,霞绡结海楼。 下方廛市近,俯槛笑蜉蝣。

复制 林鸿 《游烟霞观》

夜饮王六博士宅留别

形式:

王乔能爱士,留客酌胡麻。 予亦蓬蒿者,怜君意气赊。 碧阶流月色,绿竹拂霜华。 明日沧溟去,云帆挂海霞。

复制 林鸿 《夜饮王六博士宅留别》

同徐总戎登汴梁相国寺楼

形式:

杰阁千寻起,平原四望开。 旅魂秋易断,乡思醉难裁。 魏国空流水,梁园半野苔。 登高能作赋,不独子云才。

复制 林鸿 《同徐总戎登汴梁相国寺楼》

送高郎中使北

形式:

汉使临边日,天骄已请和。 看花辞紫陌,犯雪度交河。 水草留行帐,云沙想玉珂。 谁知清漠北,娄敬策居多。

复制 林鸿 《送高郎中使北》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