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条月光幽闲。 借问悠悠的落梅乐曲有几首?长风万里吹拂一夜洒满关山。

注释

王七:指诗人王之涣。 玉门关:地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即小方盘城。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 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海:一作“明”。 闲:这里有清幽之意。 借问:犹询问。 落梅:指笛曲《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 凡几:共计多少。 从风:随风。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七绝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此诗作为边塞诗,而带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明代高棅《唐诗正声》:吴逸一评:因“牧马还”而有此笛声,摹写得妙。 明代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此篇却似中唐。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落梅足起游客之思,故闻笛者每兴味。 清代黄生《唐诗摘钞》:“间”读作“闲”始妙。因大雪胡马远去,故戍楼得闲,二语始唤应有情。同用落梅事,太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直说硬说,此二句是婉说巧说,彼老此趣。 清代范大士《历代诗发》:闻笛用落梅,如《子夜歌》之喻莲子已成习套,而供奉、常侍诗至今犹新脆,固其气厚,亦洗发不同也。 近代朱宝莹《诗式》:题为“听吹笛”,首句从吹笛者起,则“听”字方有根。二句楼上自萧条,海月自闲,故听得吹笛之声。而“听”字又有春落。(按此诗首联作“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三句从听字转,四句发之,纯写听字之神。凡下字最要斟酌,如末句下“关山”二字,并上“借问落梅凡几曲”,句亦切题矣,若易以“江城”二字,便是黄鹤楼听吹笛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高适介绍和高适诗词大全

诗人: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
复制作者 高适
猜您喜欢

卧牛山

形式:

不分山骨与牛形,岩洞腹空石脊平。 恨杀农夫鞭不起,一犁好雨误春耕。

复制 江受益 《卧牛山》

赤松林

形式:

紫微客畔赤松坛,路入仙源杳霭间。 尘世不堪思往事,白云长是绕孤山。 炎陵几度尘飞海,汉代何年客度关。 欲扫苍苔书岁月,高山千仞水潺潺。

复制 江存礼 《赤松林》

题双虹桥

形式:

双虹锁湖湖水长,影摇洞庭吞三湘。 霜飞八月橘柚熟,我欲打船闻水香。 晴天晚照过湖曲,历历远树波茫茫。 客中有怀不得尽,无人同上三高堂。

复制 江学庭 《题双虹桥》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虎字

形式:

文渊客西河,幼安寓辽浒。 中原虽板荡,两乡若安堵。 予从稽山来,寄家鸳鸯浦。 谓当侣鱼虾,何知斗虬虎。 操艇匿菰芦,不敢歌苌楚。 须臾雷雨动,群妖碎天怒。 归看窗中月,依然挂当户。 远人惭未贤,良由得所主。

复制 江汉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虎字》

濮川月夜清游歌

形式:

有客来扣门,邀我清夜游。 夜长苦不寐,夜游慰淹留。 于时仲冬十五夜,小星嘒嘒奎与娄。 乾坤上下绝尘滓,团圆月色如中秋。 恰如银盘出东海,照我毛发寒飕飕。 此时清兴发,与客相绸缪。 即从西街入,便至西河头。 行行渡溪曲,石梁跨清流。 鱼鳞万屋似城市,市廛行尽皆田畴。 我行兴巳尽,客指归路休。 归去语妻子,此时足清幽。 不知百龄内,夜夜得此不。 生平不作不平事,游时不觉心优游。

复制 江汉 《濮川月夜清游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