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译文二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注释
《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yě,旧读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苍苍:青色。苍,青。
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n):同“现”,显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称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褚生

...
复制作者 乐府诗集
猜您喜欢

临江仙 其三 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

形式:

十日篱边犹袖手,天教冷地藏香。 王孙风味最难忘。 逃禅留坐客,度曲出宫妆。 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 人心休更问炎凉。 从渠簪发短,还我引杯长。

复制 张元幹 《临江仙 其三 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

沁园春 其一 绍兴丁巳五月六夜,梦与一道人对歌数曲,遂成此词

形式:

神水华池,汞铅凝结,虎龙往来。 问子前午后,阳销阴长,自然炉鼎,何用安排。 灵宝玄门,烟萝真境,三日庚生兑户开。 泥丸透,尽周天火候,平步仙阶。 蓬莱。 直上瑶台。 看海变桑田飞暮埃。 念尘劳良苦,流光易度,明珠难得,白骨成堆。 位极人臣,功高今古,总蹈危机吞祸胎。 争知我,办青鞋布袜,雁荡天台。

复制 张元幹 《沁园春 其一 绍兴丁巳五月六夜,梦与一道人对歌数曲,遂成此词》
类型:

醉落魄/一斛珠 其二

形式:

绿枝红萼。 江南芳信年年约。 竹舆路转溪桥角。 晴日烘香,的皪疏篱落。 玉台粉面铅华薄。 画堂长记深罗幕。 惜花老去情犹著。 客里惊春,生怕东风恶。

复制 张元幹 《醉落魄/一斛珠 其二》

卜算子 其一 梅

形式:

的皪数枝斜,冰雪萦馀态。 烛外尊前满眼春,风味年年在。 老去惜花深,醉里愁多㬠。 冷蕊孤芳底处愁,少个人人戴。

复制 张元幹 《卜算子 其一 梅》

临江仙 其二 荼有感

形式:

莺唤屏山惊睡起,娇多须要郎扶。 荼蘼斗帐罢熏炉。 翠穿珠落索,香泛玉流苏。 长记枕痕销醉色,日高犹倦妆梳。 一枝春瘦想如初。 梦迷芳草路,望断素鳞书。

复制 张元幹 《临江仙 其二 荼有感》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