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落花流水四绝句依长文侄韵

菌短椿长未易齐,雨花风叶任纷披。
甑盆已破谁能改,趺坐观空且对持。

诗人:孙觌

宋常州晋陵人,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官翰林学士,为钦宗草降金表。后被李纲斥罢。黄潜善等引为试中书舍人,历户部尚书,知温州、平江、临安等职,所至扰民,盗用军钱,除名。依汪伯彦、黄潜善,诋......
复制作者 孙觌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五味子

形式:

释名 山花椒、秤砣子、面藤、五梅子 气味 酸、温、无毒。 主治 益氣,咳逆上氣,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治中下气,止哎逆,补虚劳,令人体悦泽。明目,暖水脏,壮筋骨,治风消食,反胃霍乱转筋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五味子》

本草纲目 · 草部 · 乌蔹莓

形式:

释名 五叶莓、茏草、拔、茏葛、五爪龙、赤泼藤。 气味 酸、苦、寒、无毒。 主治 小便尿血。用乌蔹莓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项下热肿(俗名蛤蟆瘟)。用乌蔹莓捣烂敷涂。 乳痈、恶疮初起。用乌蔹莓的藤或根一把、生姜一块。一起捣烂,加好酒一碗,绞取汁,热服令发汗,同时以药渣敷患处。方中的生姜,用大蒜代亦可。 跌打损伤。用乌蔹莓捣汁,加童便,以热酒送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乌蔹莓》

本草纲目 · 草部 · 络石

形式:

释名 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小便白浊。用络厂、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喉痹肿塞,喘息不通。用络石草一两,加水一升,煎成一大碗,细细饮下。 痈疽热痛。用络石茎叶一两,洗净晒干,皂荚刺一两,新瓦上炒黄,甘草节半两,大栝楼一个(取仁,炒香),乳香、没药各三钱。各药混合后,每取二钱,加水一碗、酒半碗,慢火煎成一碗,温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络石》
类型:

本草纲目 · 谷部 · 大麻

形式:

释名 火麻、黄麻、汉麻。雄者牡麻,雌者名苴麻、苎麻。花名麻麻勃。麻勃即大麻的花。 气味 麻勃:辛、温、无毒。 麻:辛、平、有毒。 大麻叶:辛、有毒。 主治麻勃(大麻的花): 记忆力衰退。用初秋收取的麻勃一升、有参二两,共研为末,蒸透。每临星时服一小撮。 瘰疬初起。用初秋收取的麻花、中夏收取的艾叶各等分,作炷灸患处百壮。 刀伤病麻木。用麻勃一两、蒲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 风病麻木。用麻花四两、草乌一两(炒存性),共研为末,加炼蜜调成膏。每服三分,开水送下。 麻(麻子连壳的总称,大麻的果实): 大便秘,小便数。用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厚朴一尺,大黄、枳实各一斤,杏仁一升,一起熬研,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浆水帝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麻仁丸”。 月经不通(或两、三月,或半年一次)。用麻子仁二升、桃仁二两,研匀,熟酒一升中沁一夜,每天服药一升。 消渴(日饮数斗,小便赤涩)。用秋麻子仁一升,加水三升,煮开三四次。饮汁。 血痢不止。用麻子仁汁煮绿豆空心吃,极效。 刀伤瘀血腹中。用大麻仁三升、葱白十四枚,捣烂,加水九升煮成一升半,一次服完,血出即愈。不尽时可再次服药。水九升煮成一升半,一次服完,血出即愈。不尽时可再次服药。 发落不生。用麻仁汁煮粥常吃。 小儿头疮。用麻仁五升,研细,水绞取汁,蜜调搽疮上。 大麻油:熬黑敷头上,治发落不生。 大麻叶: 下蛔虫。用大麻叶捣汗服五合。 疟疾。用大麻叶,炒香,过一会,研为末,临发病前用茶或酒送服适量。 大麻的茎或茎皮:治破血,通小便,跌打损伤。 大麻根:带下崩中,热淋下血,跌打瘀血。 沤麻汁:消渴、瘀血。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大麻》

本草纲目 · 谷部 · 小麦

形式:

气味 小麦(小麦的果实):甘、微寒、无毒。 浮麦:甘、咸、寒、无毒。 面粉:甘、温、有微毒。不能消热止烦。 麦粉:甘、凉、无毒。 面筋:甘、凉、无毒。 糗:甘、微寒、无毒。 麦苗:辛、寒、无毒。 主治 小麦(小麦的果实):   老人淋。用小麦一升、通草二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饮服。   项瘿。用小麦一升,在醋一升中泡过,晒干为末,加海藻(洗净,研为末)三两,和匀,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白癜风。用小麦摊上,烧铁物压出油,搽涂患处。   汤火伤。用小麦炒黑,研为末,加腻粉,调油涂伤处。勿接触冷水。   头疮。用小麦烧丰存性,研为末,调油敷患处。 浮麦: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 麦麸:   产后虚汗。用小麦麸、牡蛎,等分为末加猪肉汁调服二钱。一天服二次。   身上瘢痕。春夏用大麦麸,秋冬用小麦麸,筛粉,调油敷涂。   小便尿血。麦麸炒香,以肥猪肉蘸食。   热疮,汤火伤。用醋拌麦麸熨贴。 面粉:   内伤吐血。用面粉略炒,以京墨汁或藕节汁调服二钱。   大出血(口、耳、鼻都出血)。用白面加盐少许,冷水调服三钱。   泄痢。用白面一斤,炒焦黄,每天空心服一、二匙,温水送下。   咽喉肿痛,不能吞食。用白面和醋调匀,涂喉外肿处。   乳痈不消。用白面半斤,炒黄,加荆煮成糊敷涂,即消。   刀伤血出。用生面干敷,五、七日即愈。   远行脚上起泡。水调生涂上,一夜即消。   火烧成疮。用炒面加栀子仁末,调油涂搽。   防止受孕。用白面一升、酒一升,煮沸去渣,分三次服下(来月经的头一天晚上,第二天黎明及大明以后各服一次)。   一切疔肿。用猪油调面封患处,有效。 麦粉:痈疽发背,地铭肿毒。用陈年麦粉,久炒成黄黑色,冷定后,研为末,加陈醋调成糊,熬如黑漆,收存瓷罐中。同时摊纸上,剪孔贴患处,疼痛渐消。以后肿毒亦消,此方屡试屡验,药易得而功极显。   面筋:解热和中。 糗:消渴止烦。 麦苗:消酒毒,解时疾狂热,退胸膈热2,利小肠。 麦取: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大渴及温热。 麦秆:烧灰加在去疣痣、蚀恶肉的药膏中。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小麦》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