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枕边薰炉的香烟在帐幕飘袅,两年来我整天苦苦地怀念你。明月和杏花明白我的心思。
我为了寻你走遍天上人间,终于与你重新欢聚在一起,醒来才知道这又是在梦里。如今正是小雨纷飞的黄昏,画帘默默无声凄清地低垂。

注释
枕障:枕头和屏障。
薰(xūn)炉:用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
杏花明月:杏花每年春天盛开,月亮每月一度圆缺,故以之拟指岁月时间。
始应知:才能知,或正可知。
天上人间:天上和人间。
觉:醒。
画帘:精绣、垂彩之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词的上阕看似平淡,然而有些地方也颇见精巧。如首句的“隔”字,既交代了室内枕屏、薰炉与绣帷间的位置,更使人生出一种人去楼空、远隔天涯的联想。第三句,杏花明月用来作为春秋季节的特征,并且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它们人的感知,点明只有杏花明月深知作者的相思之苦。这样写,的确为词的意境增添了一分落寞与惆怅。

  词的下阕构意佳妙。代为设想爱姬已逝,却不愿信其逝,故着一问句,愈见其恍惚哀恸之态。下面两句更妙,旧日的欢情只有在新梦中重现,正当缠绵悱恻之际,忽然醒来,惟有“枕障薰炉隔绣帷”,此时的悲哀之情可想而知。但作者到此意犹未足,再着力添上一笔,醒来之时,正值黄昏,画帘低垂,雨声沥沥,真是到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境界。古人曾说,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如这首词的结句,不仅为全词增添了画意诗情,并且给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想象余地,真是所谓词家本色,故能打动悼亡者之心。

  纵观全词,词的上片先写悼亡、相思之情,枕障、薰炉、绣帷依然如故,但物在人非。面对有情之物,悼亡之人仿佛看到了昔日爱姬。遐想当年,他与爱姬情之融融,爱之切切。深情所系,爱姬逝去的两年之中,每日情思袅袅,过往的回忆使他无法忘怀,不禁邀请春花、明月与之共语。因这情,花知、月知、天知、地知,如此深切的感情确实哀婉动人。下片写梦中相会,情到深处,悼亡人竟不信爱姬已逝,上天入地苦苦寻觅,但都成空,只好在梦乡重温旧情,而这往日的欢乐,又仿佛别添几分新鲜。这新鲜,是经年之后爱情的一种升华。全词写得真切、自然、哀婉动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张曙

小字阿灰,是南阳(今属河南)人,是侍郎张祎之从子(一说侄)。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官至拾遗。 曙工诗善词,才名籍甚。颇为乡里所重。词传一首,或疑张泌作。 ...
复制作者 张曙
猜您喜欢

流化亭

形式:

惟圣观化,自源而流。惟吏观化,自邑而州。圣念于民,吏职其忧。 民壅于化,则吏之尤。我相此邦,此邦之休。昔民睽睽,胥戕以刘。 今民熙熙,式歌且讴。昔民啼饥,谷粒不收。今民夷怿,无佩犊与牛。 是曰化国,莫知其由。我仪图之,惟孝友张侯。侯有令德,不竞不絿。 泽濡而春,令肃而秋。靡夙夜不勤,惟民之诹。孰冤而伸,孰贫而赒。 孰梗而顽,去其贼蟊。孰巧而奸,锻其戈矛。惟教化不行,如疾弗瘳。 既观厥成,泮涣以赒。经之营之,爰始爰谋。乃筑斯亭,于江之陬。 如跂斯翼,如方斯辀。如虹维桥,如鹢维舟,如蓬莱瀛洲。 匪曰予观,临深极幽。尔化于成,其政优优。如彼时雨,云之油油。 如彼源泉,集于浍沟,惟百世以留。溯彼源矣,其流悠悠。 登彼亭矣,其乐浮浮。尔嚚尔顽,化而善柔。尔利尔铦,化而锄耰。 尔文而化,为苏为欧。尔俗而化,为虞为周。大德小德,厥义可求。 无不尔承,厥德莫酬。

复制 陈有声 《流化亭》

石千里来自昆山陈阔未几倏尔言别辄成诗少舒恋恋

形式:

零露滋百草,灼灼黄花披。 眷此忘忧物,一杯谁共持。 人生岂无好,所乐在所知。 开门望三益,邂逅得所思。 鸣弦咏绸缪,岁暮以为期。 倏驾不可留,良会复何时。 不愁道路隔,但恐人事违。

复制 陈之茂 《石千里来自昆山陈阔未几倏尔言别辄成诗少舒恋恋》

题淡山岩

形式:

我闻淡山之岩深且幽,崆嵌邃窦堪寻搜。禅龛剥落气尚古,龙象□徙初谁谋。 神仙窟□信有□,功出天造非人侔。谽谺磥砢骇未见,石壁字隐苔侵锼。 山灵畴昔莫□秘,巨蟒岂得于中留。吟来珠玑重满把,我幸蜡屐欣从游。

复制 陈□谅 《题淡山岩》

禅师塔

形式:

旧到乌回寺,相迎识短筇。 重来已无迹,今去欲安从。 春晓空啼鸟,岩枯吼夜龙。 诸天围绕处,重听一楼钟。

复制 陈贵诚 《禅师塔》

忆清溪县

形式:

昔爱清溪景,人烟百里闲。 湖居皆钓客,郭外尽禅关。 酒市遥青旆,公街枕碧山。 枉教成久别,无计约追还。

复制 陈轩 《忆清溪县》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