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工次秋感的拼音版

  • jiā
    gōng
    qiū
    gǎn
  • dīng
    shào
  • hào
    rán
    qiū
    shuǐ
    zhì
    shì
    gòng
    chóu
    shēng
  • fēng
    cháo
    huì
    tāo
    yǒu
    shēng
  • rén
    suí
    屿
    fàn
    quán
    shān
    qīng
  • duō
    shǎo
    nán
    guī
    yàn
    hái
    cóng
    pàn
    míng
丁绍仪介绍和丁绍仪诗词大全

丁绍仪

丁绍仪(1815-1884),字杏舲,又字原汾,清无锡人,国子生,幼随父至陕,曾任东湖知县,福建经历,署汀州府同知,道光二十七年为台湾道襄理度支后罢归。有《东瀛识略》八卷,《国朝词综补》五十八卷,《国朝词综补后......
复制作者 丁绍仪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菖蒲

形式:

释名 昌阳、尧韭、水剑草。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癫阐风疾。用菖蒲捣成末。生前了三钱。 喉痹肿痛。用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服。 鼓胀(食积、气积、或血积)。用石菖蒲八两,锉细,斑蝥四两,去翅足,同炒黄后,去掉斑蝥,研为细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水送下。 肺损吐血用。用九节菖蒲末、白面等分,每服三钱,新汲水送下。一天服一次。 赤白带下。用石菖蒲、破故纸等分、共炒为末。繁服二钱,以菖蒲泡酒调服。一天服一次。 产后流血不止。用菖蒲一两半,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去渣,分三次服。饭前温服。 病后耳聋。用菖蒲汁滴耳中。 眼长挑针。用菖蒲根同盐一起,研为末,敷患处。 痈疸。用生菖蒲捣烂贴疮上。如疮干燥,则以菖蒲研末,加水调匀涂搽。 热毒湿疮(遍身生疮,痛而不痒,四肢更我,粘着衣被,不能安睡)。用菖蒲三斗,晒干,研为末,撒床上,令病人裸卧,遍体着药,再盖衣被,既不粘衣,又可得睡,其疮如失。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菖蒲》

本草纲目 · 草部 · 螺厣草

形式:

释名 镜面草。 气味 辛。 主治 吐血、鼻血。用镜面草,洗净。捣烂,泡酒服。 小儿头疮。用镜面草晒干为末,加轻粉、麻油敷搽,有效。 手指肿痛。用镜面草捣烂涂搽。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螺厣草》

本草纲目 · 谷部 · 胡麻

形式:

释名 巨胜、方茎、狗虱、油麻、脂麻。叶名青蓑,茎名麻皆。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腰脚疼痛。用新胡麻一升,熬香后,捣烂。每日吞服适量,以姜汁、蜜汤、温酒送下均可。 手脚酸痛,微肿。用胡麻熬熟,研强烈,取五升加酒一升,泡一夜后随意饮用。 偶感风寒。用胡麻炒焦,乘热2捣烂泡酒饮用。饮后暖卧,以出微汗为好。 热淋。用胡麻子、蔓菁子各五合,炒黄,装袋中,以水三升浸泡,每饭前取服一钱。 疔肿恶疮。用胡麻(烧灰)、针砂,等分为末,加醋调敷患处。 痔疮肿痛。用胡麻子煎汤洗。 坐板疮疥。用生胡麻嚼烂敷涂。 妇女乳少。用胡麻炒过,研细,加盐少许服下。 汤火伤。用胡麻生研如泥,涂搽伤处。 痈疮不合。用胡麻炒黑。捣烂敷涂。 漏胎难产(血干涩,胎儿不能下)。用麻油半两,蜜一两,同煎开多次,温服,胎滑即下。他药无益。 眉毛不。用胡麻花阴干,研为末,泡麻油中,每日取擦眉部。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胡麻》

本草纲目 · 草部 · 蒴翟

形式:

释名 朔吊。接骨草。 气味 酸、温、有毒。 主治 手中偏风,取蒴翟叶,用火烤热,厚铺床上,趁热睡卧。叶冷则换。冬月取根捣碎,熬热后用。 风湿冷痹。治方同上。 寒湿腰痛。治方同上。 脚气胫肿内痛。用蒴翟根研碎,加酒醋一起蒸熟。封裹肿痛处,一二日即消。 浑身水肿,坐卧不得,用蒴翟根,去皮,捣汁一合,和酒一合暖服,鉴别有吐泻。 头风旋晕。用蒴翟、独活、白石膏各一两,少枳实七钱半。每取三钱,加酒一碗,煎至六成服下。 产后恶露不尽。用蒴翟二十两,锉细,加水一半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 疟疾不止。用蒴翟一把,火炙到红,以不浓煎一碗,发病前服下。 腹内突然出现硬块,极痛。用蒴翟根一小束,洗净切细,泡在酒二升中三晚,每温服五合至一升,一天服三次。 鳖瘕坚硬(肿起如盆,不能星卧)。用蒴翟根白皮一把,捣成汁,和水服。 风疹。用蒴翟叶捣烂敷搽。 丹毒。用蒴翟叶捣烂敷搽。 痈肿。用蒴翟烧灰、石灰,各淋取汁,然后合在一起,浓煎成膏,敷患处。能蚀掉恶肉,亦去痣瘢。膏制成后的有效期只有十日。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蒴翟》

本草纲目 · 草部 · 风仙

形式:

释名 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夹竹桃、海,染指甲草,菊婢。 气味 (子)微苦、温、有小毒。(花)甘、滑、温、无毒。(根、叶)苦、甘、辛、有小毒。 主治 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着齿,免齿受损。 蛇咬伤伤。用凤仙花捣酒服。 打伤肿痛。用凤仙叶捣成泥,涂肿破处,药干即换,一夜血散。冬季则用预采的干叶研成末,水调涂。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风仙》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