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师秀的拼音版

  • zèng
    zhào
    shī
    xiù
  • yóu
    huàn
    guī
    lái
    chūn
    qīng
    léi
    hái
    shì
    jiù
    shí
    shēn
  • yǎng
    chéng
    xīn
    xìng
    fāng
    néng
    jìng
    huà
    ér
    shuō
    pín
  • zhú
    zhǎng
    xīn
    yīn
    shēn
    shì
    dòng
    méi
    tiān
    guài
    xiàng
    lǎo
    rén
  • zhī
    céng
    jiàn
    gāo
    rén
    le
    jìn
    zuò
    wén
    zhāng
    yún
徐玑介绍和徐玑诗词大全

徐玑

宋温州永嘉人,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徐定子。历任县官,由武当令改长泰令,未赴。工诗,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亦善书法。有《山泉集》、《二薇亭集》。...
复制作者 徐玑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谷部 · 稷

形式:

释名 粢。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补中益气,用羊肉一脚,熬汤,加稷米、葱、盐,煮粥吃。 背痈。用稷米粉熬黑,加鸡蛋白调匀,涂布上,剪孔贴患处,药干即换。极效。 心气痛。用稷根煎汤温服。 难产。用稷根阴干,烧存性,研为末,以酒冲服二钱。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稷》

本草纲目 · 草部 · 泽漆

形式:

释名 漆茎、猫儿眼睛草、绿叶绿花草、五凤草。 气味 (茎、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 咳嗽上气、脉沉。用泽漆三斤,加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参、白前、生姜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心各三两,最后煎成药汁五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三次。 心下伏瘕(大如杯,不能进食)。用泽漆四两,大黄、葶苈各三两,捣烂筛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一天服三次。 水所蛊病(按:此病的病象是腹满,湍息、浮肿)。用泽漆晒干,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二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腹中觉暖、小便通畅,即为服药见效。 脚气赤肿,走路疼痛。用泽漆鹭鸶藤、蜂窠,等分为末。每取一两,加水五碗煎成三碗,熏洗痛处。 牙痛。用泽漆研为末,开水泡汁漱口。 瘰疬。用泽漆一、二捆,加水二桶,熬成一桶。去渣,再熬成膏一碗,收存瓶中。用时先以椒、葱、槐枝把患处洗净,然后用膏涂搽,几次之后好可见效。 癣疮。用泽漆晒干,研为末,调油涂搽。 附方 泽漆是利水的名药,功效很象大戟,但泽漆的茎叶煮熟之后便没有毒,因此更宜推广利用。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泽漆》

本草纲目 · 草部 · 常山

形式:

释名 恒山、互划、鸡屎草、鸭屎草。 气味 苦、寒、有毒。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常山》

本草纲目 · 草部 · 石松

形式:

气味 苦、辛、温、无毒。 主治 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麻木。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石松》

本草纲目 · 谷部 · 荞麦

形式:

释名 翘、乌麦、花荞。 气味 甘、平、寒、无毒。 主治 咳嗽上气。用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加水一碗,搅于极匀,饮服。引气下降,即愈。 水肿气喘。用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作饼炙熟为末,空心服,茶送下。以大小便通畅为度。 赤白带下。用荞麦炒焦为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禁口痢疾。每服荞麦面二钱,沙糖水调下。 痈疽发背。用荞麦面、硫磺各二两,共研为末,加水作成饼,晒干收存,每取一饼磨水敷疮。 汤火伤。用荞麦面炒黄,研末,水调敷伤处,有特效。 瘰养成围颈。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为末,白梅浸汤取肉,取一半和药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后临卧时米汤送下。一天服五次。若与淡菜同服更好。 绞肠沙。用荞麦面一撮,炒黄,水煎服。 小肠疝气。用荞麦仁(炒,去尖)、胡卢巴(酒浸、晒干)各四两、小茴香(炒)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腹痛微泻。用荞麦作饭。连食三、四次,即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荞麦》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