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夜听雨作的拼音版

  • chū
    sān
    tīng
    zuò
  • pān
    yīn
  • qiū
    shēng
    hàn
    zhěn
    chéng
    mián
    tīng
    xiāo
    xiāo
    dào
    ěr
    biān
  • chén
    dài
    ǒu
    yīn
    yǒu
    lòu
    cān
    chán
  • huá
    jìng
    shì
    luán
    dào
    yún
    shù
    yáo
    shēng
    zhàng
    diàn
    殿
    yān
  • dǒu
    héng
    táng
    péng
    huà
    niàn
    廿
    nián
    mèng
    shàng
    chuán
潘祖荫介绍和潘祖荫诗词大全

潘祖荫

清江苏吴县人,字伯寅,号郑盦。潘世恩孙。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数掌文衡典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勤。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有《攀古楼彝器图释》。辑有《滂喜斋丛书》......
复制作者 潘祖荫
猜您喜欢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二

形式:

先生曰:“吾与诸公讲‘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讲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诸君听吾言,实去用功,见吾讲一番,自觉长进一番。否则只作一场话说,虽听之亦何用?”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二》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八

形式:

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 先生曰:“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八》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十五

形式:

又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孔子曰:‘其如示诸掌乎。’且人于掌何日不见?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却便不知。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 问曰:“此知恐是无方体的,最离捉摸。” 先生曰:“良知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十五》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七

形式:

问:“近来妄念也觉少,亦觉不曾着想定要如何用功,不知此是工夫否?” 先生曰:“汝且去着实用功,便多这些着想也不妨,久久自会妥帖。若才下得些功,便说效验,何足为恃?”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七》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十一

形式:

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 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机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 请问。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什么教做心?” 对曰:“只是一个灵明。”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尚在何处?”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十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