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礼部举子 其二的拼音版

  • dīng
    èr
  • máo
    líng
  • xián
    sān
    měi
    tóng
    lǎo
    bàng
    shēng
    zhū
    shàng
    wèi
    chí
  • xìn
    pán
    táo
    wǎn
    shú
    qǐng
    jūn
    sòng
    zhōu
    shī
毛奇龄介绍和毛奇龄诗词大全

毛奇龄

毛奇龄,原名甡,字大可,一字于一,又字齐于,别号河右,又号西河,又有僧弥、僧开、初晴、秋晴、晚晴、春庄、春迟诸号,萧山人。诸生。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有《西河集》。...
复制作者 毛奇龄
猜您喜欢

妙法莲华经 · 药草喻品第五

: 释迦牟尼
形式: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趋,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一精一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 “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汝等迦叶、甚为稀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破有法王、 出现世间, 随众生欲, 种种说法。   如来尊重, 智慧深远, 久默斯要, 不务速说。   有智若闻, 则能信解, 无智疑悔, 则为永失。   是故迦叶, 随力为说, 以种种缘、 令得正见。   迦叶当知, 譬如大云, 起于世间, 遍覆一切,   慧云含润, 电光晃曜, 雷声远震, 令众悦豫。   日光掩蔽, 地上清凉, 叆叇垂布、 如可承揽。   其雨普等, 四方俱下, 流澍无量, 率土充洽。   山川险谷、 幽邃所生, 卉木药草, 大小诸树,   百谷苗稼, 甘蔗葡萄, 雨之所润, 无不丰足,   干地普洽, 药木并茂。 其云所出, 一味之水,   草木丛林, 随分受润。 一切诸树, 上中下等,   称其大小, 各得生长, 根茎枝叶, 华果光色,   一雨所及, 皆得鲜泽。 如其体相、 性分大小,   所润是一, 而各滋茂。 佛亦如是, 出现于世,   譬如大云、 普覆一切。 既出于世, 为诸众生、   分别演说、 诸法之实。 大圣世尊, 于诸天人、   一切众中、 而宣是言, 我为如来, 两足之尊,   出于世间, 犹如大云、 充润一切, 枯槁众生,   皆令离苦, 得安隐乐、 世间之乐、 及涅槃乐。   诸天人众, 一心善听, 皆应到此、 觐无上尊。   我为世尊, 无能及者, 安隐众生, 故现于世,   为大众说, 甘露净法。 其法一味, 解脱涅槃,   以一妙音、 演畅斯义, 常为大乘, 而作因缘。   我观一切, 普皆平等, 无有彼此、 爱憎之心。   我无贪著, 亦无限碍, 恒为一切、 平等说法,   如为一人, 众多亦然。 常演说法, 曾无他事,   去来坐立、 终不疲厌, 充足世间, 如雨普润。   贵贱上下, 持戒毁戒, 威仪具足、 及不具足,   正见邪见, 利根钝根, 等雨法雨, 而无懈倦。   一切众生、 闻我法者, 随力所受, 住于诸地。   或处人天, 转轮圣王, 释梵诸王, 是小药草。   知无漏法, 能得涅槃, 起六神通, 及得三明,   独处山林, 常行禅定, 得缘觉证, 是中药草。   求世尊处, 我当作佛, 行一精一进定, 是上药草。   又诸佛子、 专心佛道, 常行慈悲, 自知作佛,   决定无疑, 是名小树。 安住神通, 转不退轮,   度无量亿、 百千众生, 如是菩萨, 名为大树。   佛平等说, 如一味雨, 随众生性、 所受不同,   如彼草木, 所禀各异, 佛以此喻、 方便开示,   种种言辞, 演说一法, 于佛智慧, 如海一滴。   我雨法雨, 充满世间, 一味之法, 随力修行,   如彼丛林、 药草诸树, 随其大小, 渐增茂好。   诸佛之法, 常以一味, 令诸世间、 普得具足,   渐次修行, 皆得道果。 声闻缘觉, 处于山林,   住最后身, 闻法得果, 是名药草, 各得增长。   若诸菩萨, 智慧坚固, 了达三界, 求最上乘,   是名小树、 而得增长。 复有住禅, 得神通力,   闻诸法空, 心大欢喜, 放无数光, 度诸众生,   是名大树、 而得增长。 如是迦叶, 佛所说法,   譬如大云, 以一味雨、 润于人华, 各得成实。   迦叶当知, 以诸因缘、 种种譬喻、 开示佛道,   是我方便, 诸佛亦然。 今为汝等, 说最实事,   诸声闻众、 皆非灭度, 汝等所行, 是菩萨道,   渐渐修学, 悉当成佛。

复制 释迦牟尼 《妙法莲华经 · 药草喻品第五》
类型:

妙法莲华经 · 授记品第六

: 释迦牟尼
形式: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国界严饰,无诸秽恶、瓦砾荆棘、便利不净。其土平正,无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为地,宝树行列,黄金为绳、以界道侧,散诸宝华,周遍清净。其国菩萨、无量千亿,诸声闻众、亦复无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告诸比丘, 我以佛眼, 见是迦叶。 于未来世、   过无数劫, 当得作佛。 而于来世、 供养奉觐,   三百万亿、 诸佛世尊, 为佛智慧, 净修梵行。   供养最上、 二足尊已, 修习一切、 无上之慧,   于最后身、 得成为佛。 其土清净, 琉璃为地,   多诸宝树、 行列道侧、 金绳界道, 见者欢喜。   常出好香, 散众名华, 种种奇妙、 以为庄严。   其地平正, 无有丘坑。 诸菩萨众、 不可称计,   其心调柔, 逮大神通, 奉持诸佛、 大乘经典。   诸声闻众、 无漏后身, 法王之子, 亦不可计,   乃以天眼、 不能数知。 其佛当寿、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光明世尊, 其事如是。 尔时大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栴延等,皆悉悚栗,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即共同声而说偈言:   大雄猛世尊, 诸释之法王, 哀愍我等故, 而赐佛音声。   若知我深心, 见为授记者, 如以甘露洒, 除热得清凉。   如从饥国来, 忽遇大王膳, 心犹怀疑惧, 未敢即便食,   若复得王教, 然后乃敢食。 我等亦如是, 每惟小乘过,   不知当云何、 得佛无上慧。 虽闻佛音声, 言我等作佛,   心尚怀忧惧, 如未敢便食, 若蒙佛授记, 尔乃快安乐。   大雄猛世尊, 常欲安世间, 愿赐我等记, 如饥需教食。 尔时世尊知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是须菩提,于当来世、奉觐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常修梵行,具菩萨道。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号曰名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有宝。国名宝生。其土平正,玻璃为地,宝树庄严,无诸丘坑、沙砾、荆棘、便利之秽,宝华覆地,周遍清净。其土人民,皆处宝台、珍妙楼阁。声闻弟子、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诸菩萨众、无数千万亿那由他。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处虚空、为众说法,度脱无量菩萨、及声闻众。”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 今告汝等, 皆当一心, 听我所说。   我大弟子、 须菩提者, 当得作佛, 号曰名相。   当供无数、 万亿诸佛, 随佛所行, 渐具大道。   最后身得, 三十二相, 端正姝妙, 犹如宝山。   其佛国土, 严净第一, 众生见者, 无不爱乐,   佛于其中、 度无量众。 其佛法中, 多诸菩萨,   皆悉利根, 转不退轮。 彼国常以、 菩萨庄严,   诸声闻众、 不可称数, 皆得三明, 具六神通,   住八解脱, 有大威德。 其佛说法, 现于无量,   神通变化、 不可思议。 诸天人民, 数如恒沙,   皆共合掌, 听受佛语。 其佛当寿、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众:“我今语汝,是大迦旃延,于当来世,以诸供具、供养奉事八千亿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供养塔庙。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万亿佛,亦复如是。” “供养是诸佛已,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曰阎浮那提金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土平正,玻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道侧,妙华覆地,周遍清净,见者欢喜。无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多有天、人、诸声闻众、及诸菩萨,无量万亿、庄严其国。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 皆一心听, 如我所说, 真实无异。   是迦栴延, 当以种种, 妙好供具、 供养诸佛。   诸佛灭后, 起七宝塔, 亦以华香、 供养舍利。   其最后身, 得佛智慧, 成等正觉。 国土清净,   度脱无量, 万亿众生, 皆为十方, 之所供养,   佛之光明, 无能胜者。 其佛号曰, 阎浮金光。   菩萨声闻, 断一切有, 无量无数, 庄严其国。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我今语汝,是大目犍连,当以种种供具、供养八千诸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以用供养。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百万亿诸佛,亦复如是。当得成佛,号曰多摩罗跋栴檀香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喜满,国名意乐。其土平正,玻璃为地,宝树庄严,散真珠华,周遍清净,见者欢喜。多诸天、人、菩萨、声闻,其数无量。佛寿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此弟子、 大目犍连, 舍是身已, 得见八千,   二百万亿, 诸佛世尊, 为佛道故, 供养恭敬。   于诸佛所、 常修梵行, 于无量劫、 奉持佛法。   诸佛灭后, 起七宝塔, 长表金刹, 华香伎乐,   而以供养, 诸佛塔庙。 渐渐具足, 菩萨道已,   于意乐国、 而得作佛, 号多摩罗、 栴檀之香。   其佛寿命、 二十四劫, 常为天人, 演说佛道。   声闻无量, 如恒河沙, 三明六通, 有大威德。   菩萨无数, 志固一精一进, 于佛智慧、 皆不退转。   佛灭度后, 正法当住, 四十小劫, 像法亦尔。   我诸弟子, 威德具足, 其数五百, 皆当授记。   于未来世、 咸得成佛。 我及汝等、 宿世因缘,   吾今当说, 汝等善听。

复制 释迦牟尼 《妙法莲华经 · 授记品第六》

妙法莲华经 ·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 释迦牟尼
形式: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净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瞻仰尊颜、目不暂舍。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所为稀有。随顺世间若干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贪著。我等于佛功德,言不能宣,惟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 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否。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亦常叹其种种功德,一精一勤护持,助宣我法,能于四众、示教利喜,具足解释佛之正法,而大饶益同梵行者。自舍如来,无能尽其言论之辩。” “汝等勿谓富楼那但能护持助宣我法,亦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所、护持助宣佛之正法,于彼说法人中、亦最第一。又于诸佛所说空法,明了通达,得四无碍智,常能审谛清净说法,无有疑惑,具足菩萨神通之力。随其寿命,常修梵行,彼佛世人、咸皆谓之实是声闻。而富楼那以斯方便,饶益无量百千众生,又化无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作佛事,教化众生。” “诸比丘,富楼那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于贤劫中当来诸佛、说法人中,亦复第一,而皆护持、助宣佛法。亦于未来、护持助宣无量无边诸佛之法,教化饶益无量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勤一精一进、教化众生,渐渐具足菩萨之道。过无量阿僧祇劫,当于此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法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七宝为地,地平如掌,无有山陵溪涧沟壑,七宝台观、充满其中,诸天宫殿,近处虚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无诸恶道,亦无女人,一切众生,皆以化生,无有一淫一欲。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飞行自在,志念坚固,一精一进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庄严。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有无量阿僧祇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众,得大神通、四无碍智,善能教化众生之类。其声闻众、算数校计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脱。其佛国土、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劫名宝明,国名善净。其佛、寿命无量阿僧祇劫。法住甚久,佛灭度后,起七宝塔、遍满其国。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谛听, 佛子所行道, 善学方便故, 不可得思议。   知众乐小法、 而畏于大智, 是故诸菩萨, 作声闻缘觉,   以无数方便、 化诸众生类。 自说是声闻, 去佛道甚远,   度脱无量众, 皆悉得成就, 虽小欲懈怠, 渐当令作佛。   内秘菩萨行, 外现是声闻, 少欲厌生死, 实自净佛土。   示众有三毒, 又现邪见相, 我弟子如是, 方便度众生。   若我具足说、 种种现化事, 众生闻是者, 心则怀疑惑。   今此富楼那, 于昔千亿佛、 勤修所行道, 宣护诸佛法。   为求无上慧, 而于诸佛所, 现居弟子上。 多闻有智慧,   所说无所畏, 能令众欢喜, 未曾有疲倦, 而以助佛事。   已度大神通, 具四无碍智, 知诸根利钝, 常说清净法,   演畅如是义, 教诸千亿众, 令住大乘法, 而自净佛土。   未来亦供养、 无量无数佛, 护助宣正法, 亦自净佛土。   常以诸方便, 说法无所畏, 度不可计众、 成就一切智。   供养诸如来, 护持法宝藏, 其后得成佛, 号名曰法明。   其国名善净, 七宝所合成, 劫名为宝明。 菩萨众甚多,   其数无量亿, 皆度大神通, 威德力具足, 充满其国土。   声闻亦无数, 三明八解脱, 得四无碍智, 以是等为僧。   其国诸众生, 一淫一欲皆已断, 纯一变化生, 具相庄严身。   法喜禅悦食, 更无余食想。 无有诸女人, 亦无诸恶道。   富楼那比丘, 功德悉成满, 当得斯净土, 贤圣众甚多。   如是无量事, 我今但略说。 尔时千二百阿罗汉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欢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见授记、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佛知此等心之所念,告摩诃迦叶:“是千二百阿罗汉,我今当现前次第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记。于此众中,我大弟子憍陈如比丘,当供养六万二千亿佛,然后得成为佛,号曰普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五百阿罗汉、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迦留陀夷、优陀夷、阿冕楼驮、离婆多、劫宾那、薄拘罗、周陀、莎伽陀、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尽同一号,名曰普明。”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憍陈如比丘, 当见无量佛, 过阿僧祇劫, 乃成等正觉。   常放大光明, 具足诸神通, 名闻遍十方, 一切之所敬,   常说无上道, 故号为普明。 其国土清净, 菩萨皆勇猛,   咸升妙楼阁, 游诸十方国, 以无上供具、 奉献于诸佛。   作是供养已, 心怀大欢喜, 须臾还本国, 有如是神力。   佛寿六万劫, 正法住倍寿, 像法复倍是, 法灭天人忧。   其五百比丘, 次第当作佛, 同号曰普明, 转次而授记。   我灭度之后, 某甲当作佛, 其所化世间, 亦如我今日。   国土之严净, 及诸神通力, 菩萨声闻众, 正法及像法,   寿命劫多少, 皆如上所说。 迦叶汝已知, 五百自在者,   余诸声闻众, 亦当复如是。 其不在此会, 汝当为宣说。 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受记已,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悔过自责:“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所以者何。我等应得如来智慧,而便自以小智为足。” “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月日,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需,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今者、世尊觉悟我等,作如是言:‘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灭。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谓为实得灭度。’” “世尊,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以是因缘,甚大欢喜,得未曾有。” 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闻无上、 安隐授记声, 欢喜未曾有, 礼无量智佛。   今于世尊前、 自悔诸过咎, 于无量佛宝, 得少涅槃分,   如无智愚人, 便自以为足。 譬如贫穷人、 往至亲友家,   其家甚大富, 具设诸肴膳。 以无价宝珠、 系著内衣里,   默与而舍去, 时卧不觉知。 是人既已起, 游行诣他国,   求衣食自济, 资生甚艰难, 得少便为足, 更不愿好者。   不觉内衣里、 有无价宝珠。 与珠之亲友, 后见此贫人,   苦切责之已, 示以所系珠。 贫人见此珠, 其心大欢喜,   富有诸财物, 五欲而自恣。 我等亦如是, 世尊于长夜,   常愍见教化, 令种无上愿。 我等无智故, 不觉亦不知,   得少涅槃分, 自足不求余。 今佛觉悟我, 言非实灭度,   得佛无上慧, 尔乃为真灭。 我今从佛闻  授记庄严事,   及转次受决, 身心遍欢喜。

复制 释迦牟尼 《妙法莲华经 ·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妙法莲华经 · 见宝塔品第十一

: 释迦牟尼
形式: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校之。五千栏楯,龛室千万,无数幢幡以为严饰,垂宝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罗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其诸幡盖,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高至四天王宫。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罗华、供养宝塔。余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千万亿众,以一切华、香、璎珞、幡盖、伎乐,供养宝塔,恭敬、尊重、赞叹。 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尔时四众见大宝塔住在空中,又闻塔中所出音声,皆得法喜,怪未曾有,从座而起,恭敬合掌,却住一面。 尔时有菩萨摩诃萨、名大乐说,知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心之所疑,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宝塔、从地涌出,又于其中发是音声?”尔时佛告大乐说菩萨:“此宝塔中、有如来全身,乃往过去、东方无量千万亿阿僧祇世界,国名宝净,彼中有佛,号曰多宝。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彼佛成道已,临灭度时,于天人大众中、告诸比丘,我灭度后,欲供养我全身者,应起一大塔。其佛以神通愿力,十方世界,在在处处、若有说法华经者,彼之宝塔、皆涌出其前,全身在于塔中,赞言:‘善哉善哉。’” “大乐说,今多宝如来塔、闻说法华经故,从地涌出,赞言:‘善哉善哉。’” 是时大乐说菩萨、以如来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愿欲见此佛身。”佛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是多宝佛、有深重愿,若我宝塔、为听法华经故、出于诸佛前时,其有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 “大乐说,我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者,今应当集。” 大乐说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愿欲见世尊分身诸佛,礼拜供养。”尔时佛放白毫一光,即见东方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诸佛,彼诸国土,皆以玻璃为地,宝树、宝衣、以为庄严,无数千万亿菩萨、充满其中,遍张宝幔,宝网罗上。彼国诸佛,以大妙音而说诸法,及见无量千万亿菩萨,遍满诸国,为众说法。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处,亦复如是。 尔时十方诸佛、各告众菩萨言:“善男子,我今应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并供养多宝如来宝塔。”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琉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八道,无诸聚落、村营、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薮。烧大宝香,曼陀罗华、遍布其地,以宝网幔,罗覆其上,悬诸宝铃。惟留此会众,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是时、诸佛各将一大菩萨、以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宝树下。一一宝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庄严,诸宝树下、皆有师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宝而校饰之。尔时诸佛、各于此座结跏趺坐。如是展转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而于释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犹故未尽。 时释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诸佛故,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所化之国,亦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严饰,树下皆有宝师子座,高五由旬,种种诸宝以为庄校。亦无大海、江河、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诸山王,通为一佛国土。宝地平正,宝交露幔、遍覆其上,悬诸幡盖,烧大宝香,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释迦牟尼佛为诸佛当来坐故,复于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所化之国,亦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庄严,树下皆有宝师子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宝而校饰之。亦无大海、江河、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诸山王,通为一佛国土。宝地平正,宝交露幔、遍覆其上,悬诸幡盖,烧大宝香,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尔时东方释迦牟尼佛所分之身、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中诸佛,各各说法、来集于此,如是次第十方诸佛、皆悉来集,坐于八方,尔时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诸佛如来、遍满其中。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坐师子座,皆遣侍者问讯释迦牟尼佛,各赍宝华满掬、而告之言: “善男子,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如我辞曰:“少病、少恼,气力安乐,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否?”以此宝华、散佛供养,而作是言:“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诸佛遣使、亦复如是。”   尔时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各各坐于师子之座,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即从座起,住虚空中。一切四众,起立、合掌,一心观佛。于是释迦牟尼佛、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出大音声,如却关钥、开大城门。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佛说如是言,叹未曾有,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座高远,惟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 虽久灭度, 在宝塔中, 尚为法来,   诸人云何, 不勤为法。 此佛灭度, 无央数劫,   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 彼佛本愿, 我灭度后,   在在所往, 常为听法。 又我分身, 无量诸佛,   如恒沙等, 来欲听法。 及见灭度, 多宝如来,   各舍妙土, 及弟子众、 天人龙神、 诸供养事,   令法久住, 故来至此。 为坐诸佛, 以神通力、   移无量众, 令国清净。 诸佛各各, 诣宝树下,   如清净池、 莲华庄严。 其宝树下、 诸师子座,   佛坐其上, 光明严饰, 如夜闇中、 燃大炬火。   身出妙香, 遍十方国, 众生蒙薰, 喜不自胜,   譬如大风、 吹小树枝。 以是方便, 令法久住。   告诸大众, 我灭度后, 谁能护持、 读说斯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其多宝佛, 虽久灭度,   以大誓愿、 而师子吼。 多宝如来, 及与我身,   所集化佛, 当知此意。 诸佛子等, 谁能护法,   当发大愿, 令得久住。 其有能护, 此经法者,   则为供养, 我及多宝。 此多宝佛, 处于宝塔,   常游十方, 为是经故, 亦复供养, 诸来化佛,   庄严光饰、 诸世界者, 若说此经, 则为见我,   多宝如来、 及诸化佛。 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 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   虽说此等, 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 掷置他方,   无数佛土, 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 动大千界,   远掷他国, 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 为众演说,   无量余经, 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 于恶世中、   能说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 手把虚空、   而以游行,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自书持,   若使人书, 是则为难。 若以大地, 置足甲上,   升于梵天, 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 于恶世中、   暂读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劫烧, 担负干草、   入中不烧, 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 若持此经、   为一人说, 是则为难。 若持八万、 四千法藏、   十二部经、 为人演说, 令诸听者, 得六神通,   虽能如是,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听受此经,   问其义趣, 是则为难。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   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   虽有是益,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   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 我为佛道, 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 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   若有能持, 则持佛身。 诸善男子, 于我灭后,   谁能受持、 读诵此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此经难持, 若暂持者, 我则欢喜, 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 是则一精一进,   是名持戒、 行头陀者, 则为疾得, 无上佛道。   能于来世, 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 住淳善地。   佛灭度后, 能解其义, 是诸天人、 世间之眼。   于恐畏世, 能须臾说, 一切天人、 皆应供养。

复制 释迦牟尼 《妙法莲华经 · 见宝塔品第十一》

妙法莲华经 ·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 释迦牟尼
形式:

尔时阿难、罗侯罗、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设得授记,不亦快乎。”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应有分,惟有如来,我等所归。又我等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见知识,阿难常为侍者,护持法藏,罗侯罗是佛之子,若佛见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我愿既满,众望亦足。”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难、罗侯罗、所愿,住立一面。尔时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六十二亿诸佛,护持法藏,然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等,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国名常立胜幡,其土清净,琉璃为地,劫名妙音遍满。其佛、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若人于千万亿无量阿僧祇劫中、算数校计,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于寿命,像法住世、复倍正法。阿难,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为十方无量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共赞叹,称其功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今僧中说, 阿难持法者, 当供养诸佛, 然后成正觉,   号曰山海慧  自在通王佛。 其国土清净, 名常立胜幡,   教化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 佛有大威德, 名闻满十方。   寿命无有量, 以愍众生故。 正法倍寿命, 像法复倍是。   如恒河沙等、 无数诸众生, 于此佛法中, 种佛道因缘。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一精一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   阿难面于佛前,自闻授记、及国土庄严,所愿具足,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尔时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甚稀有, 令我念过去, 无量诸佛法, 如今日所闻。   我今无复疑, 安住于佛道, 方便为侍者, 护持诸佛法。 尔时佛告罗侯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常为诸佛而作长子,犹如今也。是蹈七宝华佛,国土庄严,寿命劫数,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亦为此佛而作长子。过是已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为太子时, 罗侯为长子, 我今成佛道, 受法为法子,   于未来世中, 见无量亿佛, 皆为其长子, 一心求佛道。   罗侯罗密行, 惟我能知之, 现为我长子, 以示诸众生。   无量亿千万  功德不可数, 安住于佛法, 以求无上道。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软,寂然清净,一心观佛。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否。唯、然,已见。”“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 今于我前住, 悉皆与授记, 未来当成佛。   所供养诸佛, 如上说尘数, 护持其法藏, 后当成正觉。   各于十方国, 悉同一名号, 俱时坐道场, 以证无上慧,   皆名为宝相。 国土及弟子, 正法与像法, 悉等无有异。   咸以诸神通、 度十方众生, 名闻普周遍, 渐入于涅槃。 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   世尊慧灯明, 我闻授记音, 心欢喜充满, 如甘露见灌。

复制 释迦牟尼 《妙法莲华经 ·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